今天是我们在雨林中迷失的第1天了!
“必须要走出雨林才能踏上回家的路,我们沿着亚马逊河往前走,只要顺着河流就不会迷路!”大家统一意见后继续前进。越往前走越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地上匍匐着各种藤叶枝蔓,只见一棵藤蔓顺着巨大的树干往上攀爬,在头顶上 织出密密的窗帘。表哥正要伸手把它拂开,哈士奇突然汪汪的大叫起来,旁边的生物学博士洛教授一把拽住他的手:“想死你就碰!这种树被称为‘见血封喉’,它的乳汁毒性很大,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以致停止跳动。如果乳汁溅到眼睛里,眼睛就会立刻失明。”听洛教授说完,我和表哥还真庆幸刚刚没碰到它们。
第二天一早,我和表哥早早的便醒了,可是哈士奇却不知跑哪儿去了。周围很安静,森林深处间或传来一两声鸟叫,但是循着声音望去,却看不到任何鸟的身影。刚下吊床,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哈士奇的吼叫,我们赶紧跑了过去,看到了洛教授。洛教授倒在一个小土坡上,脸色苍白,小腿处有一个啮齿型的伤口表哥赶紧从背包里拿出上次受伤后出门必带的蛇毒血清、止血带。给洛教授在伤口上部用血带扎牢,注射蛇毒血清,每过20分钟,止血带松开两三分钟里,用生理盐水从上到下挤压伤口,尽量把毒液全部挤出。幸运的是,经过处理后洛教授的伤口消肿了,人也慢慢恢复了意识。
吃过早饭,我们又继续向南走,因为洛教授受了伤,所以表哥和我在后面扶着他,哈士奇则在前方探路。一会儿我们来到一条河边,表哥想下水去对面,因为他感觉对面离我们想去的地方似乎更近,更何况哈士奇已经游到了一半。不管了,先游到对岸再说,我们三人努力向对岸划去。“哗啦——”忽然河中传来一阵声响,我们回头一看吓了一跳,一只鳄鱼在向我们冲来,我们拼命划,鳄鱼穷追不舍,8米、5米、3米,鳄鱼张开它那血盆大口,猛的向我的脚踝处咬去……电光火石之间,表哥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伸出双手牢牢扳住鳄鱼的两边嘴壳,没想到鳄鱼一动也不能动了,我忽然想起鳄鱼张嘴的肌肉极弱,于是我拿起舢板拼命往他的嘴那儿冲,哈士奇也冲上来帮忙撕咬。在我们的攻势下,鳄鱼逃跑了。
上岸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往前走,一路惊险不断,甚至还遇上食人族。看来走出雨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不会放弃……
教师点评: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主题鲜明。文章题为“雨林惊魂”,内容也的确足够“惊魂”:开篇介绍在雨林迷失的背景,接着讲述三段经历——差点碰到有毒植物,同行的博士受伤,遭到鳄鱼攻击,最后留下悬念。整场经历处处是惊险,处处是刺激。很显然,作者的丰富联想和对情节的设计,都始终围绕着“惊魂”这一出发点和特点展开,主人公们的遭遇因此困难重重,波澜不断,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契合和突出,故事也由此跌宕起伏,富有十足的吸引力。整篇文章情节生动,内容丰富,细节设计完善,贴合实际且富创造力,是一篇完成度非常不错的“探险”题材文章。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