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接触书法是在八岁时,那年过年时,回到老家,看见姥爷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铺上毛毡和红纸,提笔挥毫,为家里写春联。我觉得神奇,便嚷嚷着要学。就这样,我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支毛笔,跟着段老师学习书法。
段老师是一个严厉的人,他的字也很规整,一笔一划都遵循着章法。他时常教导我做人如写字,一定要守规矩,不能随心所欲。一次,我从同学那听说墨汁里兑水会更好写,上书法课时便自作主张的兑了水,却被段老师看了个正着。我把从同学那听说的依样答了,老师勃然大怒,呵斥我道:“墨汁里掺不得水!掺了水,墨汁一到纸上就会随着水渗开,还怎么写字?如果掺水,便要写快。可你初学书法,一块,怎么能不失章法?你的笔是我选的,全狼毫,哪里能写快?这人写字都不能骑不能。不守规矩,把墨到了,重新换上。”这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书法班门前一直弥漫的墨香,不知不觉中,已有两年。最后一次到书法班,是和段老师告别。后来,我随父母到了另一种城市,跟着郭老师学习书法。笔,仍然是那只全狼毫。
郭老师和段老师不同,为人幽默风趣,字也不似段老师的规整,看似整齐,实则暗藏变化。第一次上课时,我像以前在段老师那样,照着字帖一笔一划画的临摹,郭老师见了,走过来,对我说:“我看你练习书法的时间也不短了,怎么还这么写?”
他边说边示意,我站到一边,瞥见我的笔,做了皱眉,“全狼毫?换了吧,太硬,没法写灵动。”郭老师一边说,一边挥动着笔。我在一旁看着一个个灵动的黑色“小人”从笔下倾泻而出。
“写字不能只注重形式,笔断意连才是最重要的,你原先的字太死板,就好像生活中处处都循规蹈矩,那样固然不错,但终究无趣。写出的字也像印刷体一样,没有灵魂。生活中规则是要守的,不过在规则中寻找变化,这样才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是?”我豁然,将这番话牢记于心,之后又按照老师的话,换了支半狼半羊的笔才回家。
如今,这两支毛笔都静静的躺在笔冢中。那之全狼豪象征的规矩和那只半狼半羊所象征的变通,我都牢记于心,以此作为我为人处世的准则。两位恩师的教诲,也都将始终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