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好时节

初二 叙事 973字
2023-08-02 21:21:40

“枣芽发,种棉花。”谷雨前后,棉花的播种、发芽在仲春的暖阳下一气呵成。到了秋末,一个个硕大的棉桃就变魔术般伫立枝头。过一两天棉花丰收,那干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更是尤为壮观。

可是有一年天气格外冷,眼见棉桃摇曳枝头,棉花就是赌气似的不开。我不断地追问外公原因。“快了快了,寒露前后。”外公的话仿佛一句咒语,棉花硬是在寒露前次第绽开,露出丰腴的体态,在枝头呢喃着雪白的喜悦。我迫不及待地扑向田野,白茫茫一大片,像低空盘旋的云,又像早落的雪。

手捧一朵洁白的“云朵”,我扬脸问外公:“为什么你念完咒语,棉花就开了?”他笑了,用粗糙的手轻抚我的脑袋:“节气就是传统的咒语,农事都得循着来。他花白的胡子在风中飘扬,宛若洁白的棉絮。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当寒露的最后一个豆荚绿盈盈地伏倒在镰的怀抱里时,一家人便煮些玉米、花生、豆荚,围坐在院里,开个“丰收蟠桃会”。金灿灿的玉米软糯香甜,是秋风在耳边的句句甜糯软语;圆溜溜的豆子活蹦乱跳,是土地咯咯咯的一串银铃笑声;褐衣红皮的花生饱满圆润,是农民辛勤劳作时洒落的珍珠。

几近黄昏,余晖穿过秋叶的缝隙笼罩大地,晚风裹挟阵阵凉意,簌簌吹落一地的晚霞。黄狗殷勤地摇着尾巴,在一家人的脚下蹭来蹭去。孩子们嬉闹玩耍,笑语阵阵。大人们唠家常:“今年雨水多,温度高,玉米是噌噌往上蹿啊!”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外公,把瘦寡的日子丰沛地支撑起来。肩负生活重任的他,用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在屋后开垦了一片地,把第一把黄豆播撒进清明的土地。在外祖父的悉心照料下,绿意很快溢满了屋前屋后。外公敦厚少言,每每谈及此,他的嘴角总挂着一丝微笑,仿佛曾经的困顿贫苦开不属于目己。

外公做了一辈子农民,他深谙草木的生长规律,更懂得把握人生的时节。对待农耕,他顺应天时,循着二十四节气,坚守着古老传统的种作周期,对待生活,他明白每段人生的好时节,都要用苦难在风雨中慢火熬制,这是一种朴素却超然的智慧!

在瞬息万变的现在,林立的蔬菜大棚让季节的变换变得无足轻重,浮躁的心性让我们没有耐心等一朵花开。我们恰恰忽视了,正如没有经受烈日曝晒的瓜果不甜,而只有经过寒露磨砺的豆子才更加香甜一般,我们的人生也有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艳阳天、寒霜降,每一种欢笑和泪水,都是孕育好时节的布帛菽粟。

外公的好时节犹如一副强心剂,提醒着我享受自然的果实,感恩光阴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