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亦是传承。
——题记
故乡的榕树矗立在村口,像边防的战士守卫着故乡的回忆。
夕阳下的榕树永远会散发出一阵清香。“又能吃粽子了,快去呀!”夕阳下的小村庄里总会发出孩子头儿的呼喊。
清晨的村庄环绕着雾,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来自大山神秘的面纱。外婆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背上了箩筐,装着砍刀便出了门。不出一个钟头,门外的水井便运作了起来,娴熟的洗着似船一般的粽叶和麻绳。“我来帮你吧,外婆”,手便伸进水中,冷得刺骨却十分享受。我将冰箱里的食材拿出来摆在桌上,一切好像历史重演一样再次发生。
外婆是村里为数不多会做粽子的。每当端午节亦或大喜的日子,外婆都会在村口的榕树下免费做粽子,村中的人都会恭敬的喊一声“张婆”。听母亲说,外婆的手艺好像是自学的,连母亲都学不会。
支起一口锅,熊熊的火焰肆意地舔着锅底。外婆抓起一片粽叶,卷成圆筒状握在手里,另一只手抓着比碗口略小的勺,在一片白净如雪的糯米世界里挖起一座小山丘,堆进了绿色的丛林里,又在火红如阳的咸蛋黄中和粉嫩如少女羞涩的脸庞的肉块里寻找,放进山丘里。火红,粉嫩,洁白,像人的一生,更像背靠的大山。包起,用麻绳作为伴同饱满的粽子紧紧地抱在一起。放入锅中,一个完美的粽子便完成了。
拆开,映入眼帘的还是那片雪白,切开,雪白中点缀着火红的烈阳。糯香,肉甜,鲜美。如清泉涌入舌尖,交织着无尽的美味。路过的村民,贪玩的儿童,无不赞不绝口,直到人们流露出幸福的神情,空气中洋溢着快乐,外婆才会心满意足。
一晃就是十几年,那棵榕树下已散发粽香整整十几年。外婆已没有精力再坚持下去了,让人们不得不感叹时光的快。
夕阳依旧,村口榕树下散发了多年未闻的粽香,年迈的老人已换成当年老人旁已看无数遍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