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也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他一天内可以都是闭上嘴只,干活,或写写文章,不过写出来的,大多都没什么水平。
他的眼睛里总有着血丝,抬头看你时,你会发现,他的眼睛会说话,他似乎把想说的话都用眼睛表达出来。与他相处这么多年,我很确信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的农民。
因为他的沉默,我和他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他的一天过得可谓是太过无聊,我都不愿去过多的描述。我以为我和他会一直沉默下去,直到我发现我书上的痕迹。
那些折痕很小,但并不是没有,似乎是看书的人做的标记,作为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我自是气愤,但也无可奈何,父母工作很忙,奶奶大字不识,只能是他!但我也并不想去找他,只得放了书签在内,之后我的书总是干干净净,如新的一般。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和我的爷爷似乎又多了一种默契——对于书的默契。
我打小就有一个习惯,便是抄书,也不知为何,看到好的文章总想写出来,但又写不出,正好照着书抄,后来我才发现这是“隔代遗传”。
是的,我的爷爷也爱抄书。但他抄的书,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作文,是小说,长篇小说。
但是我在整理书桌时发现的,我的书放在桌上,我本想放回原地位息事宁人,可翻开却有淡淡的铅笔印子。我有些恼火,就跑去他的房间,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事,我要为我的书讨个说法!
推开房门,我第一次进入了他的房间,整齐的被褥,垃圾桶里没有一点垃圾,书桌上放着几支铅笔和几本厚砖的本子。我翻开本子,很快便找到了答案。
那是以极小、极密、极工整的字抄下来的《四世同堂》,甚至连作者简介都被极认真的抄了下来,密密麻麻,赏心悦目的字体,竟让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候他回来了,刚干完活,逗大的汗珠流在了脸上,他见我翻着本子,黑黑的脸上竟有了些微红。他张了张嘴,但却没有发话,只是腼腆的笑了一下,但我却有些急促,甚至有了道歉的念头。下午的阳光打在了他的身上和我的背上,不知为何,我感到无尽的暖意,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这便是我和他的第二个默契,对于抄书的默契。
这便是我的爷爷沉默了大半辈子,却对着书的热爱,毫无保留,那双眼睛每时每刻都在说着“我爱读书。”
我的爷爷,使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