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外边,有一棵桂花树。
桂花树并非我或家人种下的,是在18年的一月中旬,它在窗外的空地上,悄悄地扎根了。
起先那几个周里,我们都未曾发现它,直到春节前几日,奶奶在后院除草时才注意到。
桂花树长的并不好,歪向一边,爷爷判断是鸟儿将桂花树枝叼来的,然后在这里生了根。
奶奶说,它长得不是地方,太靠近房子,以后会影响房子的地基,拔掉了它,欲要扔进竹篾制成的桶,却被我拦下了,想种在后院里。
那时我也就八岁,还不太懂事,与奶奶争执,奶奶拗不过我,只好作罢。
我在后院的中间,挖了一个小洞,将桂花树种了进去。
那时的桂花树,只是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拇指般大的嫩叶,淡绿淡绿的,枝条也不过笔杆般粗,很是弱小,风一吹,墙头草似的随风摆动,摇晃的厉害,真怕哪天折了。
四五年过去了,桂花树已和之前截然不同,枝干变得粗壮,叶子也越发茂盛,更加翠绿了,风吹过轻轻晃动,抖下几片绿叶,有时飘落于地,有时随风而去了。
秋季时,桂花树开花了,花很小,藏在叶间,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不浓,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并没有书中那种远飘十里的香气。
桂花树在家人眼里并不受待见,受待见的是门口那两棵桔子树,毕竟和桂花树相比,还能摘点桔子去做蘸酱,又或是泡水喝。
或许桂花树在家人眼中只是一个无用之物,但在我眼里并不是。
深夜伏案奋战,埋头于题海之中,疲惫松懈时,看见窗外那被黑夜笼罩着的桂花树,却依然挺着笔直的枝干,总会不自主打起精神来,握紧笔,继续奋斗。
桂花树在深夜陪伴着我,激励着我前进,使我不轻易松懈,时刻保持清醒,我十分感激它,但我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对它的喜爱,只因我自己的水平不够。
致歉我的桂花树。
是的,这棵桂花并没有牡丹那般夺人眼球,也没有远扬的香气,但我依旧很喜爱它。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文笔流畅。无论是植物的外形、外观特点,还是植物的生长特性,抑或是植物的品格、特质,都在文中得到了丰富、深入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