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家庭是园,孩子是树,家风是春雨夏阳,它时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而烈阳高照,让万物充满生机与力量。家风是我的启蒙之师,指引着我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留下足迹。
在我家,从门口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百善孝为先”这副匾牌。小的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从未对它抱有任何敬畏之心,直到我从爸爸妈妈口中得知了爷爷对“孝”字的真正诠释,我才有所改变。
在我很小的时候,太姥姥经常身体不好,有一年冬天,大雪夹着寒风,太姥姥突然病情加重被送进了医院,身处外地的爷爷听闻了此事,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快马加鞭,疾速地向家驶去,原本需要两天的路程,爷爷只用一天就到了家。当爷爷得知太姥姥需要长期的照顾时,豪不犹豫地决定留下来。当时村里流行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爷爷却照顾了太姥姥三、四年,精心呵护,直至太姥姥去世。爷爷的孝心在村子里广受称赞,同时也改变着一些人家。
常言“婆媳关系最难处。”但是在我们家,妈妈和奶奶总是相互体谅。过年期间,奶奶做早饭,午饭晚餐时,妈妈总是是争着抢着去干活,想让奶奶休息休息,歇一歇,而奶奶每次也都极力反对,想让妈妈多休息会儿,但往往每次都拗不过妈妈。当奶奶与外人提起自家儿媳妇时,无不是满脸笑意与自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家中长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既是愿所有后辈之人的孝心,能够在其父母的有生之年所实现,也是对自己的反思。
如今的我渐渐长大,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的家风熏陶下,原本挂在大堂门对面的“百善孝为先”匾牌也渐渐挂入了我的心中,“孝”字也落实在了我的行动中。每当父母长辈累的时候,我会为他们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为他们捶背,谈心,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我的心也是甜的。
一个家,因为有了家风,才变得更加美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泉,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也无关其父母的文化程度,而是源于长辈父母的德行品质的熏陶。
“孝”串家风展风貌,社会明天会更好!让更多的人发扬起优良家风,共构家风和谐幸福生活,彼此借鉴,共同进步!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真实,读来引人入胜,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