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坡相遇

初二 叙事 1317字
2023-04-25 19:12:34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初秋八月,天高气爽,于午后秋阳下浸润一缕书香,与千年前的那个身影热情相拥……

黄州城外,东坡之上,绿树掩映几间茅舍,庄稼葱茏数亩农田。稻子业已结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小白菜茎白叶绿,绿油油的煞是喜人;果树上也已结了好些果子,红彤彤地羞红了脸;远处山坡上那一排排茶树排好了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隐隐的光:好一派世外桃源的美景!

徜徉于这块东坡地,与耕作其间的农人相遇。他肩扛锄头,上穿一件粗布短衣,裤腿挽起,脚上一双布鞋沾了不少泥巴,脸上被阳光晒得泛红,眼里却未见耕作后的疲惫。我知道,他就是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躬耕于城外东坡的大诗人苏轼。

先生迎了过来,我深鞠一躬,自报姓名:“先生您好,我是一凡,是您的仰慕者,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先生放下锄头,双手将我扶起,引我来至茅舍。净手,更衣,先生亲自沏茶,茶香氤氲中同我讲述东坡开垦之初的辛苦:当初东坡之地荒芜许久,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荆棘丛生,可谓“开垦之劳,筋力殆尽”,好在后来发现有老井用以灌溉,在家人共同的辛勤耕作下,这片东坡终于葱茏起来。我为先生遭逢政治风雨的打击而愤然不平,为先生躬耕于此所受的苦楚而心疼不已,也为先生如今隐居东坡的平静生活而稍感欣慰。

饮完三壶茶,先生说道:“黄州城外赤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你既来到此地,不可不游。”先生热情相邀,我自然欣然前往。

午后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微风吹过,带来阵阵野花的清香。一路行来,不时遇到乡人,大家都热情地同先生打着招呼,先生也总是热情又礼貌地回应:询问那盘还未下完的棋可有了新的棋谱,前几天探讨过的那道菜是否还可更好地烹饪……在我看来,这哪是任上的团练副使,分明就是一介乡人。

来到赤壁,只见江水湍急,浪花激荡,卷起千万层雪花。江崖耸峙,险峻的岩石直插云天:好一幅壮丽的赤壁美景!“这里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古战场……”站在江边,先生拈须感叹,目光望向辽阔的江面,久久沉思……我也随着先生的目光,看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那风度儒雅、指挥若定的周瑜,还有节节败退、溃不成阵的敌军……“想当年,周瑜是何等雄才大略,何等战功赫赫,可我却只能囿居于这小小的黄州,纵使华发早生,却也无可奈何。”先生一声长叹,目光依然望向远方。听了先生此话,我不禁为先生之遭遇鸣不平。先生乃旷世奇才,治国、经略、为文,无出其右,却遭此大难!

“可纵使如周瑜之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被历史的大浪淘尽,如此,一己之荣辱穷达又何足悲哉?”说这番话时,先生目光如炬,衣襟随江风飞扬,一身素衣的先生如脱俗的隐者。先生不是一介悲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荣辱的智者!“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先生有着大胸襟,大格局,大气派!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人间世事恍如一梦,可是先生却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黄州一游,我得见先生傲岸之人格,至淳之精神,旷达之心态。落日的余晖中,先生的身影越发高大,夕阳为他打上了一层暖橘色的光。

合上书页,我掩卷沉思,在与先生相处的一个下午中,先生的精神已入我心,我定当如先生一样,无论前路遭逢何种坎坷,我也目光坚定,初心不改!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