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挂疏桐。”仲夏的徐徐晚风晕开了天阶夜色,碾碎了玉钿月华,清波荡,心寂无声,带走一身清静。
夜下,晚幕初降。我信步于公园中。那时人还不多,寻一处僻静的亭子坐下,我看见一位老者,他一袭白衣,步履稳重,提着一支葫芦丝,身影恰好融入这清幽的画卷里。他甩了甩衣襟,坐在湖边的石坎上开始吹奏,动作干净、熟练。
以月之银辉为起兴,声乐响起,那典雅的音色,那低回婉转的颤音,如丝绸抖动般飘逸轻柔,织成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乐声蔓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就连清冷孤傲的月光都陶醉的温软下来,带着笑意安睡在这乐声编织的竹床上。
我正沉醉着。突然,墙外一阵嘈杂的声音撞了过来。打破了这一方宁静。不一会儿,一群穿着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年轻人急匆匆的走过。还伴着各种说话声。原本安安静静听着葫芦丝的人大都躁动起来,有的离开去凑热闹,有的虽然没动,但是已经心神不定。唯独只有老者在那儿,陶醉于自己的音乐之中,微风漫过,衣领飘飘,如孤傲不群的一朵白梅。
躁动之声不时传来,隐隐有盖过葫芦丝之势。这时,一阵叠音直冲云霄,是欢快热烈的《茶山姑娘》!跳动的音符轻点水面,夹杂着池中莲花的粉红,乘风而行,激的月光也蒸出了云影的遮蔽。老者挺立在湖边,不遗余力地吹,似乎想要将人们从浮躁的迷乱世界中拉出。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光影交错间,城市的浮躁气息似乎经受了音乐的洗礼,在那一刻变得清新脱俗。
葫芦丝时而激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时而表露“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缱绻情意。池中粉连深浅色,湖畔嫩柳送碧来,映着我的沉醉不知归路。
蝉华散落,湖水骀荡。如斯之境,何物以覆?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那一位吹葫芦丝的老者,纵使万色漂浮杂乱,依旧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取材独特,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