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月到中秋,我总会想起李白笔下这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中秋节可谓是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节都要举办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习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灯塔、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却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更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蛋黄莲蓉月饼……
美食当前,皓月当空,我不禁想起古人对月吟诗的风雅。于是我提议道:“我们来个‘中秋诗词大会’吧!”大家纷纷赞成。我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姐姐也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脱口而出。学识渊博的爸爸只一句“明月别枝惊鹊,秋风半夜鸣蝉”就赢得了大家的叫好声。哥哥也接上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文艺范的妈妈也不甘示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几轮下来我们都绞尽脑汁?才思枯竭,不可思议的是,爸爸就对上了我一年级时就背的滚瓜烂熟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让我不经捶胸顿足、后悔莫及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爸爸拿走了最后一块月饼。
欢声笑语中,夜渐渐深了,而月似乎更圆更亮了。我站在窗前浮想联翩:自古至今,一轮圆月,承载着多少思念亲人的心。寄托着多少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我希望能一直拥有家人团聚、温馨快乐的中秋。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写得非常好!作者通过叙述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和民间习俗,描绘了一个家庭团聚、喜庆欢乐的中秋节场景,充满了温馨、幸福和文化气息。其中,借助李白的《古朗月行》和各种诗句,增强了作文的文学性,让读者更加能深入体味中秋节的美好之处。建议作者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中秋节的一些深入的思考和表达,比如:中秋节为什么和月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否与人们对于团圆、心灵感应的向往有关?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有深度,同时让读者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鸣。还需要注意把每段话都写得更加流畅和连贯,让文章更清晰易读。总之,这篇作文表现了作者细致、生动的叙述能力,同时也非常具有感染力和思考性,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