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白雪般纯洁,一点点融化。接踵而来的是那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倚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想到这繁重的学业,这嘈杂的社会。心不禁忧愁,如迢迢春水,渐远渐重。
于是,我准备外出放风筝。
伴着暖暖的春风,享受着春光无限好,我来到了公园。
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但人们对春日游玩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削减,我把风筝轻轻地放在草坪上,将线栓在风筝的尾巴上打了一个死结。可能是昨晚下雨的缘故,湿泥土的清新韵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好啦,现在开始放了哟。"我拉起风筝线就跑,像百米冲刺那样拼命。"哇,风筝飞起来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可是风筝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似的,总爱和我唱反调,我往东,她偏往西,使原本没有什么经验的小风筝,一次次看到曙光,还来不及欣赏又坠入黑暗。一次次的跟头之后,我找到了放风筝的技巧,于是我跟着风向走。‘’唉,这春风可真是吃软不吃硬,如牛一般倔强。‘’
风筝越飞越高,也许是染上了春的颜色吧!在蓝天的背景墙下,显得格外耀眼。风筝越飞越远,没在了夕阳里。头仰着时间久了,便发觉有些酸。扭了扭脖子。余光扫过河边。便不觉想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再次抬头。夕阳已不负时光,争分夺秒地走到了地平线上。风筝便又显现在眼前。
看着看着,这风筝似乎渐渐变成了自由的鸟儿。可能,风筝是自由的象征吧。一时的联想让我做出了一个沉稳而又看似荒唐的事情。我果断的拿出了一把打火机,慢慢地逼近风筝,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突然,一束耀眼烛光显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来不及反应,风筝线已一分两段……
可能是风筝向往着鸟儿的自由;可能是鸟儿依恋着蓝天温暖的胸膛;可能是我追求着自由的信仰。
风筝的去向无从所知,可能飘入哪段河流,可能坠入哪片峡谷。可能落到大树上,可能被陌生人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