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勤采蜜而成蜜,燕子求材而成巢,牛儿任劳皆为民,骏马不惧图驰骋。毛主席曾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实现需要我们的辛勤劳动。”劳动给人们提供生活基础的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蓬勃向上的希望;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图腾,更是永不过时的赞歌。
纵观历史,劳动一词贯穿着整个华夏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又一代的子孙脚踏大地,面朝黄土肆意挥洒辛勤的汗水,通过不断地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撑起了时代的繁华,创造了中国崭新的面貌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说起现在的小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缺乏劳动实践。也就忘了自己腰兜里的钱,手上的手机,嘴里吃的可乐汉堡是怎么来的了,那都是父母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却从未体验过劳动的艰辛,这让我深感惭愧。可这一次,却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幸福。
小时候,我从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了解到劳作的辛苦,每一粒大米,都是农民半年挥洒汗水的结晶,他们顶着烈日,辛勤劳动,只为让我们吃上可口的米饭。暑假的闲暇时间,我来到外公家的园子里学习种植。我准备种柠檬,买好树苗后,隔天一大早,夏天的天气是那么热,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我跟着外公来到园子里没一会儿,就满脸通红,汗流浃背。外公是一位农民,日复一日的耕作,早已习惯了这种天气。外公教我:先把土翻松,刨出一个小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土硬邦邦的,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才翻好了土。接着,把树苗放进去,在盖上一层土,最后浇上水,每隔几天要施肥。做完这一切,我感觉到手脚无力了,汗不停地流着。我静等它长大,一有空就蹲在菜地旁边,用小铲子松松周围的土,学着外公的样子,撒上一些农家肥料,看看小树苗长新叶子了没,叶子会不会被小虫咬掉……一周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园子里,兴奋又好奇地想看看它长得怎么样了,“啊!”它长出了新的嫩芽,小小的叶子碧绿碧绿的,非常可爱,我凑近小树苗闻了一下,有一股清香味儿。一个月后,我再次来到园子里,小树苗开花了,这就意味着,再过不久,它就能结果了。我望着亲手种下的小树苗,又兴奋又激动,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虽然还没尝到果实,但是此时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幸福存在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正是靠着劳动创造,我们有了历史的辉煌,正式靠着劳动创造,我们拥有幸福生活。在这个科技飞猛进的时代,一位位平凡的工作者,为我们创造了幸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拓者,解决了全球人民粮食的问题。疫情时,无数位白衣天使自告奋勇,奔赴疫情一线。一尘不染的大街上,环卫工人顶着高温天气打扫……虽然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劳动者。在如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依赖着电子产品,缺乏劳动锻炼,不会劳动,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丰衣足食,滋生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等怠懒奢靡之风。
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必修课。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从活板印刷到机器印刷,从写信沟通到智能手机,从仰望星空到太空筑巢,都起始于劳动。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劳动成果,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中,我们推动历史的车轮,创造幸福生活,谱写新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