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割稻

初二 叙事 656字
2022-08-01 14:15:4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电视里稚嫩的童声响起的时候,我望着洒了一桌子的饭粒发愣。电视里,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稻田,很快与我记忆中的那片稻田重叠在一起......

风吹稻,手握刀。我随着外公外婆来到了稻田里,却看着眼前的“金甲卫”手足无措,流露出无从下“刀”之色。外婆看出了我的窘态,对我说:“看好了!”只见她弯腰,左手揽过几束稻子,用力抓牢,右手握着镰刀,对准稻杆底部就是一刀。“嚓”一声。一大束绿中带金的稻子就躺在了外婆的怀里。随后,外婆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竹筐里,动作十分轻柔,仿佛在放一个襁褓婴儿。

我看后,也依照葫芦画起了瓢。

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公外婆身后,卖力割着身旁的稻束,看上去有模有样。抓,握,割,放,有条不紊,实则不然。才割下十几束稻子,毒辣的太阳和割稻子的劳累就把我击垮了。我嘴唇发白,脸通红,脚步踉跄,嘴里嘀咕:“这稻子杆怎么这么硬啊,割好几下才断,哎呦!手被刀割伤了!”

风吹着,却一点也不清凉,燥热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泥土本是软软的,现在愈加软绵绵了,踩在上面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叫人提不起精神来。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向外婆诉苦。

外婆只是“呵呵”一笑,她告诉我:“稻子割起来讲究技巧,靠蛮力只会更累,更何况稻谷是农民的命。再苦再累也得割,稻杆硬,被刀划伤算什么?”

听着听着,我仿佛看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公外婆在稻田里忙碌的身影。风让他们的脊背弯曲,雨让他们青丝变白发,酷暑让他们皱纹密布。可他们依然不知疲倦地割着,一下又一下。割完,还得捆扎好,拖回去,脱粒,装袋......这一道道工序,让他们付出多少汗水,体味了多少心酸啊!

思绪回到饭桌,看着我碗盘的粒粒“黄金”,我的脸不禁“刷”地红了,我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回忆那一次割稻子,我才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粮食是农民血汗凝聚的成果,我们应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