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印象

初二 叙事 626字
2022-07-26 19:42:52

在常德的烧烤店门口,常常能听到客人在叫老板“丝傅”,我最开始的时候还特别疑惑,心想“丝傅”是什么意思。

后来在这边待得久了,邻居家人又基本都是讲常德方言,也就渐渐的听得懂,还会说了。

其实常德的方言版本非常多,基本上每个县的方言都会有些区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易懂,且易上口。你看广东那边的粤语、客家话、潮汕话,一个比一个难懂。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在常德待了六年现在说起常德话毫无负担。在广东同样待了六年,却连听懂都很吃力。

常德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平翘舌不分,边音鼻音难辨。对于从小土生土长的常德人讲普通话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吃”会读成“次”或者“七”;“男孩”会说成“兰孩”;“辣椒”会变成“那椒”……

当然,常德话“带腔调”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

之前回广东时遇着一个老友,聊了几句,她便说我讲话方式变化挺大,像唱歌。我当时还挺纳闷,忍不住追问原因,原来她的意思是我说话带腔调,抑扬顿挫的,像跳动的旋律一般,挺有意思。

虽然我已经尽我所能去了解它的规律,但还是有些找不出规律的常德话。

当想表达“不要着急”之意时,常德人会说“莫急多”;当想表达“不干净、脏兮兮”之意时,常德人会说“窝瘪”;当想表达“女孩子玩疯了”之意时,常德人会说“叶叶神”,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就经常讲这个词。

一个城市的方言是它烙刻下的印记,哪怕以后你离开这个地方,哪怕时光流转,它也会跟随着你。大概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也是此意。

这便是柳城及它特别的语言留给我的印象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