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此私自愧,近日不能忘尽。”谁不愿由生至死,问心无愧?可若真无愧,我们怎能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若真无愧,我们怎不会轻而易举忘记昨天?若真无愧,我们怎会自我反省?
成绩之愧
“116分”,八上期中考试之后,语文老师一如既往在班中讲卷子,本还为取得116“高分”而沾沾自喜的我,迟迟未听见老师报出我的名字,我怏怏不乐的意识到,这次“高分”不少。卷子讲完后,我嗒焉志丧,愧疚不已——默写我都能错,我可真是太“厉害”了,就光前面基础题,我就扣十分。语文老师也说,卷面不够整洁,现代文答题要学会抓住重点。这一句句一条条,不正是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吗?不,光愧疚,懊悔有何用?至关重要的不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吗?我根据老师和自己分析的问题,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一个个攻克。巩固基础势在必行,提升概括能力不可不为,练字和保持卷面整洁也并非易事,但一个个面对,攻克,日复一日,哪个不将成为我的手下败将?又是期中,又是八年级,但不一样的是语文成绩——年级第二!
姊妹之愧
“你干嘛呀?闲的吗?”精疲力尽的我正怒气冲冲呵斥着调皮捣蛋的妹妹。前一天晚上作业出乎意料的多,我奋笔疾书到凌晨,才解决这一大困难。那天是周五,我无精打采,力倦神疲,本打算吃完饭就赶紧上楼休息。可妹妹非要和我背道而驰,我打算安安静静地吃个饭,她非要在一旁又喊又唱,还时不时过来打我两下,摆出一脸奸计得逞的样子。不出片刻,我怒上心头,火上眉梢,见他再次准备过来打我,抬手,一掌拍在她的后背上,随后又出言呵斥。她耐不住疼痛和呵斥,涕泗滂沱。洗漱完回到房间的我,莫名鼻头一酸,愧疚涌上心头。我是不是打的太狠了?我扪心自问。晚上,即使他再不情愿,也得上楼睡觉。黑暗中,一束朦胧的光洒上地板。 “不好意思啊,今天下手太重了”……
祖孙之愧
“不不,这是我外婆”初中第一天报名,奶奶带着我来到学校,一位老师正登记报名时,猝不及防问我们“这是你奶奶吧?”奶奶在一旁轻轻点头——我却突然大脑缺根筋,和那位老师解释说这是我外婆。说完我还为自己没有让老师误会自得其乐时,扭头一看,奶奶失去笑容的脸庞,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奶奶此时应该凉透了心吧。回到家,奶奶对我爱答不理。直到中午吃饭时,我和奶奶道歉,并我帮奶奶和大姨连线,看看大姨家那两个萌娃, 笑容才再一次挂到了奶奶脸上。
人不可无愧疚。对错误的愧疚,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错误;对他人的愧疚,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善待他人;对昨天的愧疚,可以帮助我们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人都希望问心无愧,但有时却也渴望感受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