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时分,阳光收敛了它奔放的热情,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太阳渐渐西沉,绮丽的余晖铺洒在大地的每一寸角落。
妈妈提议带我去外婆家附近一家新开张的钵仔糕店。但我纳闷,钵仔糕不是到处都有吗?为什么特意去那么远的声,地方买呢?她神秘地笑了,说:“你去了就知道了!”
落日余晖洒落在码头的石狮脚上,又调皮地跑到“珠大记钵仔糕”的牌匾上。金粉牌匾与曦光相映衬,熠熠生辉。“老板娘,来份钵仔糕!”“好嘞!稍等!”她二十出头,替她姥爷经营着这家铺面不大的传统美食店。
须臾她端上了一碗用瓦钵装着的钵仔糕。只见钵中黄色的糯米糕上卧着一块核桃酥,随钵还附送了一袋椰蓉和一袋榄仁,将二者撒进钵中,搅拌后一口咬下,椰香混着黄糖的清甜充盈口腔香酥可口的桃酥与榄仁更是十分有嚼劲。
望着粼粼的水面鸭蛋橙的太阳仿佛隐匿在水中惹得水面光芒万丈。我很好奇,想知道这店有着怎样的来历。我们询问了老板娘,她很热情,让我们坐在店里边吃边听着她与邻里街坊讲起她姥爷的过往。
早些年,老板娘的姥爷在码头支起小地摊卖钵仔糕。傍晚霞光无限好,码头上的人们拖着疲惫饥饿的身躯,在阵阵香气的引诱下,光顾他的钵仔糕摊。渐渐地厚实弹牙,健康管饱的钵仔糕,成为了渔民们辛苦工作后的一味甜。
后来,生意逐渐火爆,姥爷的摊子就在码头固定摆放了。时光太瘦,转眼几十载匆匆而逝。昔日繁忙的码头沉寂了下来,不复往日的繁华,只剩岸上那对被岁月染上尘埃的石狮和那布满了点点青苔的青石板记录着辉煌的过往。而传统钵仔糕也被如今晶莹透亮的钵仔糕冲击着,渐渐不再那么受欢迎了,昔日散发着黄糖糯米清香的钵仔糕也日渐被遗忘。谈及这,老板娘的眸中流露出些许无奈。但她随后坚定地说道:“但我不想放弃传统钵仔糕是姥爷祖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美食,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它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
我的双眼湿润了,正是这份坚守让平凡的钵仔糕历久弥新闪耀着光芒。这碗钵仔糕伴着昔日的情味格外独特。有了这份坚守传统手艺定能在时代洪流中闪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