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鸡蛋面

初二 叙事 786字
2022-03-10 17:48:47

记忆中,爷爷的家,是在安徽庐江的那个小县城里,家后面有座小山,每到花季,芳香四溢。泥土小路旁边都是茂盛的苹果树,还有几株开着洁白花朵的栀子树。抬头仰望,从小小的天井里能看到天上白云的飘动。但这些并不是我对老家最深的记忆,每每想起青田,最怀念的,还是那伴着花香味的鸡蛋面。

爷爷和姑姑都有一种本领,就是把最普通的食物变成最美味的,这让人一想起就会直流口水。小时候我特别讨厌吃鸡蛋,更不用说鸡蛋配上牛奶这样的早餐了。姑姑也和爷爷每天总是因为我吃早饭的问题,从一大早就开始对我进行轮番“轰炸”。而我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任性,不吃就是不吃!

于是,姑姑把水煮鸡蛋做成煎蛋,平底锅上热油“呲”的一下和土鸡蛋碰撞出脆脆的表皮,再撒上海盐,平时寡淡无味的鸡蛋,一下子就有了一个超级变身。仅有鸡蛋是不够的,姑姑还用我最喜欢吃的番薯做成番薯面。粗细均匀的面条在水里欢腾的散开又旋转,看上去就很有食欲。这可不是普通的水,还是姑姑炖了很久的鸡汤。把玉米鸡嫩嫩的肉和黄黄的汤汁融合在一起,配上旋转的面条,简直让我垂涎欲滴。五分钟后,捞出面条,把之前准备好的煎蛋盖在上面,一碗姑姑特质的鸡蛋面就完成了。

伴随着清爽的花香,我坐在窗户旁边,风把碗里热腾腾的蒸汽吹得渐渐散开,鸡蛋面的香气也索绕在了整个房间。我每次都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吃掉煎蛋,紧接着吃掉碗里所有的面和汤汁。当时吃着鸡蛋面,喝着面汤的我就像《名侦探柯南》里那个吃着鳗鱼饭,最后连一滴米都不放过的原太。一定要说两者的区别话,可能就是:原太已经大腹便便,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胖墩儿;我似乎遗传了爸爸的好身材,怎么吃都吃不胖。

如今来北京已经三年多了,也有三年多没有尝到姨妈的鸡蛋面了。每次想吃的时候,总是去面馆点一碗,想着可以解馋。可是北京这里的面馆一家一家地换,一家一家的试,不仅没有找到相似的味道,也丝毫没有解馋,反而让我更加想念庐江的那碗面了。每次看到热气腾腾的食物,上面飘着蒸气就能把我重新带回飘着花香的那个窗口,那里有很多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爱我的家人,很多熟悉的小店,还有我记忆里一直忘不掉的思念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