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回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看到《金锁记》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我一恍惚,有多少年没在月亮下静坐了?没有在月光下徜祥了?四十年前的那缕缕明亮月光,却倏地一下在我的眼前荡漾开来。
也就是这个时节,火热的七八月,正是双抢的农忙季节。忙碌了一整天的人们终于盼到了太阳逐渐隐没它的身形,树梢最先得到消息,摇摆了几下树叶,有了些凉风。一抬头,月亮出来得早,斜在天边,洒下清辉的月光。于是,吃过晚饭,我们兄弟俩忙碌起来,开始布置晚上乘凉的家什。
我家禾场前是一条公路,铺有碎石子,很平整。村里人家也就在公路两旁次第排开。公路前是稻田,稻田比公路低三四米,路边栽有一丛竹子,这样的地势,正是风的最爱,也是我们乘凉的好去处。我们先把两把椅子端到竹林边,放稳当了,这是爸妈的坐椅。然后每人腋下夹一条长板凳,连拖带拽地靠着竹子并排放好,这是我们的躺椅。待我们安顿完,爸妈也差不多收拾完家务了。这是家家户户难得的休憩时间,月亮升空,月光明媚,竹林也开始摇曳了。整个村子在炊烟萦绕中热闹起来。
家家户户,小孩子们都把场地布置好了,等待最高领袖就位。小孩子们总是先暖场,公路边的一长条,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既是打招呼,又是清点人数。不一会儿,便有了约定的节目,制定了规则,或者唱歌,或是讲笑话,或是出题,或是游戏。完成任务自然过关,下一个继续,没通过的,自觉站在公路上,伴着月光下斜斜的影子,接受惩罚。大人们则陆陆续续坐定,听着,看着,享受这悠闲时光。也有趁闲暇来串门的,就在屋前公路边,加一把椅子,递一根烟,在烟火明灭间,伴随着爽朗开怀的笑声,乡间浓郁的人情味便氤氲开来。
因这清风明月,恼人的蚊子也藏匿了。夜渐浓,小伙伴们累了,声音便渐次稀少,最后在大人的劝阻下归于沉寂。我们窄窄的身板刚好够躺在两条板凳上,把两腿立起来,头和脚刚好够到板凳的两头,有时拿个竹枕,一阵沁凉从脖颈处漫延,非常惬意。静下来后,仰望星空,去寻找牛郎织女星,去遐想宇宙的奥秘,只消几分钟,便进入了梦境。
也有些时候,白天的闷热让人心烦,待得晚间刚安顿好椅凳,还没来得及躺上,便有一阵急雨骤然而至,豆大的雨滴将路上的灰尘激起,形成一阵烟雾。我们便大呼小叫地,急忙撤退。可还没收拾完,雨又停了。看看天,明月依旧当空,仿佛没有雨来过。于是,我们又呼朋引伴,相约一起去乘凉。
惊喜的是,有一天晚上,我们照例去搬板凳,妈妈拦住我们哥俩,神秘地指了指堂屋,我们冲过去,侧墙边靠着一块竹板。我俩小心地把竹板打倒放平,哥撇着嘴沮丧地说:“这是么得?连竹床的腿都没有!”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样还方便些。”妈指挥我俩用两条板凳做腿,把竹床板搁在上面,一个方便简捷的凉床就搭成了,我们非常高兴,终于拥有了小军家一样的可以躺平的竹床。从此,又有了一个嬉闹的场所,也聚集了一众小伙伴。可是也偶有尴尬。有时我们玩得忘记了,几个小伙伴在竹床板上蹦啊跳啊,搁置在板凳上的床板不稳,床腿一倒,整个儿垮掉了,将人也掀在一边,摔下来。有一次,床板向外翻过去,床上的人一个趔趄,就要掉到三四米下的稻田里,幸好人还机灵,抓住了坎边的一根雷公藤,整个身子在那里晃荡,待我们七手八脚把他拉扯上来,他嘴里喃喃道:“吓死了,再也不来了。”
可是,第二天天刚黑,他又屁颠屁颠地来了。农村的孩子可没什么讲究,忘性得很。我们依然闹腾,惊险刺激的场面不时上演。
又一个春天过去,我们一下子窜高了,摇晃的竹床板已搁不下我们疯长的身子。于是,我们家有了一个宽大的竹床,真正的竹床,四角各有一个挖开的孔,用竹棍可以支起蚊帐,四脚立地,宽大舒适,仿佛一个小小的帐篷。于是,这里又成了全队小朋友聚集的场所。白天看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晚上便在这里开始重演。今晚是孔明端坐中军帐中,指挥千军万马,明天便是唐僧师徒智斗众妖魔鬼怪。因了这顶小小的蚊帐,乡村凉风习习的夜欢腾起来,山村的夜晚依然活跃。
待得暑气散去,凉风袭来,月亮也升到头顶。在各家各户大人的呼喊声中、小朋友们各自散去,乡村的夜便终于沉寂在香甜的梦中了。
很多次,我在半夜时分蛙鸣蝉噪声中醒来,发现妈妈也睡着了,却依然机械性的给我们摇着蒲扇,便又闭上眼睛,安然地睡去,欢欣地享受着妈妈将星辰大海日月山川摇进我们酣甜的梦里来。一个暑假下来,我们这些在烈日下暴晒惯了的野孩子,浑身黢黑,竟然没有一个长疮生坨的,连痱子都很少。大人们都说,是这夏夜的月光,消去了火气,除掉了毒性。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月光的抚摸,夏夜的露水,更多的是妈妈贴心的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是有特异功能的,能够在睡梦中,一直将蒲扇轻轻地摇到天亮。只是苦了竹床,一个假期,原本青黄颜色,被我们浸润得油光发黑,有些篾片被折断,隼头松动,破烂不堪,只得在某个入秋时分,拆散开来,投入灶膛,发出了它最后一份光和热。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上一辈,很多已经作古,当年的小伙伴,都已散落天涯,那小村落,也已经渐渐变了模样。可那明亮的月光,月夜的欢声笑语,还有那不停摇动的蒲扇,时时窜到我的梦里来,让我好生怀念。
教师点评:书中的一句话,勾起了“我”多年前的回忆,于是装着记忆的匣子被打开,里面有“我”和爸爸妈妈乘凉、看星星的记忆,有“我”和小伙伴们玩耍、“指点江山”的记忆……作者拥有很强的叙述能力,不仅将记忆中的故事讲述得有条有理、完整详细,还十分注重对场景的渲染,再加上文笔的细腻,一个个简单又普通的场景便多了几分温馨的气氛,也添了几分绵长的韵味。文章结尾“那明亮的月光,月夜的欢声笑语,还有那不停摇动的蒲扇,时时窜到我的梦里来,让我好生怀念”,这略带忧伤的文字为文章带来了浪漫的气质,再结合前文讲述的一个个场景,读者亦能从中感受到逝去与遗憾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有趣、有爱、有怀念、有遗憾,多味交织,触动人心。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