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

初二 叙事 1031字
2022-02-12 09:04:02

烈日笼罩下,高温把空气都扭曲了。葡萄架下,大片的绿荫将其隔绝在外,仅留下星星点点被揉碎的阳光。我躺在母亲怀里,听她讲故事。

只记得那日阳光在叶片中荡漾,惹人心醉,母亲讲了什么我早就忘了,却还深深地记得她眉目间的温柔和带着些闽南口音的呢喃。略带俏皮的文字落在我心中,至此埋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

母亲总爱讲些神话传说,这些故事给我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大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妈祖。妈祖通过自己可以预知福祸的能力帮助海民们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

刚开始我仅仅崇拜她的特异能力,也总幻想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神奇的能力。可是母亲对我说:“妈祖被人们崇敬并不是因为她的能力,而是她会帮助人们。囡囡,你也要学会去帮助他人哦。”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此这个人物在我心中更加鲜活。

读书的种子还未发芽,却在母亲每日睡前故事的滋润下慢慢扎根。

长大后,我沉迷于小说,尤其是西方小说。我特别喜欢这些在纸上仅寥寥几笔却鲜活无比的角色。

福尔摩斯先生拥有缜密的大脑和锐利的双眼,穿透薄薄的书页,我感觉自己就站在他面前,所有的秘密都被揭开:

桑提亚哥衰老的皮囊下那不屈的英雄精神让人敬佩,什么都无法打倒他;《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他的皮囊是多么丑陋,可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却又是那么美好与纯洁;《红与黑》中于连依靠自己的才华实现草根逆袭,在权贵打压下蒙受牢狱之灾,不得不让人感慨阶级是多么难跨越;《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虽然是一个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的人,但她身上有种令人敬佩的韧性,我尤其喜欢她说的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母亲偏爱中国传统文学,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对四大名著颇有兴趣。

《红楼梦》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让人唏嘘,黛玉焚诗抑郁而终让我心碎了好久;《水浒传》梁山好汉们之间的义气与情谊使我向往;《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那种“剑指苍穹,谁与争锋”的气魄和宁折不弯的桀骜不驯,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而结局他皈依佛门却让我有些许失落;《三国演义》中群雄争霸,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神机妙算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疼…

我们俩常常一起讨论彼此喜欢的书和人物,也经常发生争论。以书为媒介,我们不单单局限于母女关系,更是互探心灵的拍档。

池莉曾说过:“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是阳光。”这完美诠释了阅读于我的意义。似乎在这不知不觉之中,读书的种子已经发了芽:阅读已从点点萤火转变为炎炎灼日。毫不夸张地说,阅读之于我,如同水之于鱼,难舍难分。

我对阅读始于母亲,忠于兴趣。如若不是母亲耐心地引导和以身作则,我恐怕难以爱上书中的文字。书带给我的不仅是海量的知识,还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以及广阔的胸怀。

现如今,即便没有母亲的督促与陪伴,在闲暇时光中,我也会捧着书,陷入书中的世界。有时太过入迷,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因而也常被母亲戏称为“小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