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无处不在的。
暑假时,我与父母一起去爬山。站在山脚下,仰望着万丈高山,不禁被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震撼,山体崎岖不平,高矮不一,树木却能在上面屹立不倒。即使是大风刮过,云被吹得天翻地覆,树木也不动分毫。此刻不禁想起刘祯所写——“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我不止步于山脚,而是继续上攀。沿途,我在一处凉亭边歇脚,耳听潺潺水声,无比惬意。那是身后的溪水在流淌啊!我跳跃着来到溪边,“清泉石上流”,我俯看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透过溪水看到天空被树枝撕扯得残破不堪,连太阳都看得不甚清晰。我便又联想到“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千米、两千米,愈上攀游人越少,而我也越发觉孤单。向上看,望不到尽头,我便想起苏东坡的诗鼓励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在那样清贫困苦的条件下都能自得其乐,我为何要因这一点挫折就放弃山顶的无限好风光呢?
我边攀边与家人谈笑风声,再赏赏沿途美景,疲惫就这样越来越少。终于,我登上了山峰,那是一处空旷开阔的地方,仅有树木和鸟兽,恍然间,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来”的意味萦绕心头,疲惫之意也终被消去。我观赏着最后的景一一远处的山连绵不绝,错落有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也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揽住我眼前的景,那是我征服了的景啊!此刻终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这一行,幸有诗歌为伴。我在的地方,它也在这里,它就藏于我身边,时时提醒着我别放弃,看看你身旁的美景。在这一平一仄间,我体味到了幸福。
回顾这一行,似乎有样东西也在登山,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