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儿时的快乐,成长的悲伤。记忆是美好的,是纯真的,记忆中的家乡是让我回味无穷的,家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真想永远呆在那里。
从未感受到故乡是如此地亲切,槐树那曼妙的舞姿在微风中炫目,粉白的花雨时常下起,娇柔地铺了一地。树荫下,是躺椅上摇着蒲扇的父亲,是拿着笤帚“哗哗”扫地的母亲,是暖风中与我朗读声一起氤氳的温情。
那轻轻荡漾着的玉带河令我魂牵梦绕,它押着我所听过的最和谐的韵脚,就这样慢慢流淌过每一处宽大古朴的石桥下,穿梭于繁密柔长的水草间,漫溯在附着青荇的石卵上。秋时最酷热的天,我便涉足其中,让那细润的清流抚慰我炙热的皮肤,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就这样感受着大自然最亲切的拥抱。
枫叶香落了,桂花的檀香十里飒爽,都被流水裹挟着驶进远方。清流直汇,绵延万里。
或清泉直下,或优柔绵长,或洪波涌动。它和着歌谣在河道里蜿蜒流转,就好像一个万花筒一样,不断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河堤上,石桥边,金柳依依,芳草绵绵,繁密而不失条紊,好似娇羞的女郎在梳妆,优雅而仪态端庄。醉蝶花翩翩而舞,好似蝴蝶魅在枝头;波斯菊高贵典雅,甜糯的粉紫色酝酿空中,熏香弥久;莲花清纯隽美,静静渲染着绚烂的水木年华,惹人怜爱。
久思而不得归去的乡愁。它应是莲莱仙人醉了,精美的酒葫芦滚落脚下,香醇的美酒漫了一地,而后便尽数汇于此处。诗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之喜悦便在于此了,而它的余韵则夹杂的是久思而不得归去的乡愁。
那雄壮巍峨的天马山屹然而立,逼退了不计其数妄图要征服它的人。但只有本镇人才知道,"山神”的外表庄严肃穆,不怒而神仪自威,但却有着承载万物的宽容友善之心。所以啊,它那儿是我儿时充满无穷喜悦的天堂。无论于春花秋月,无论于酷暑寒冬,在它那几方圆的管辖范围内,总是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奇待我去发掘。寥寥寰宇间,期年已逝,仍记那十年的风华依旧。
春时满山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且待我轻撷几枝,豢养瓶中,一夜而去,堂内盎然春意乍现;夏时粗壮的连理枝托起青果,我满心巴望,寄情于树,深夜之至,我便引着那瑰丽的心愿进入梦乡;秋时年之丰获已然拉开序幕,我半年的心心念念也总算有了着落,那种酸甜多汁的清凉口感令人欲罢不能,至此,小小少年的心又满怀了半年的期待;冬时南国积雪鲜见,那书中银装素裹的世界令我向往,失望之余,而至山脚,那一抹亮白如我新生的希望,梅香浸染间,拂动着腊月的霜寒,那雪仿佛余温尚存.
而倚山靠水的地方,便是故乡。
不似百里杜鹃那样的万种风悄,不比山水桥城那般的独具风格,亦不像旗山书院那番的书墨芳芬。我的仅由一条柏油大路直通南北,中间一米宽的花坛横卧,细细点缀着百来朵瑶芳,大路旁支如罗网一般密布,稀稀疏疏错落着百来户人家,我曾流转于街上纷繁的人文风光,观人生百态万种,叹平生烟雨沉浮;我曾穿梭过老巷胡同缄默的雾霭凉风,静浮躁于内心之余,兴豪情于寥阔之间;我亦醉情于紫陌山岭壮丽的旭日鸿飞,任晨曦缓缓漫过山头.
这,便是无论我在何种天姿宛若的风景名胜之中都难以感受到的希冀,因为那陌生的不适多了的滋味便是情感的沉淀.
故乡啊,我对你如河向海,似鸟投林,无可避免,退无可退,你是我心中初夏阳光漫过,永远干净澄明的四月天....梦归故里,吾昔欲兮,垂眸思之,知其不过归乡见亲,然知其如登天之难也,终感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在未离乡之前,我从未感受到这二百里的尺距有那么长,长得一眼望不边,望不到那山那水那故乡,更望不到那满心牵挂的故人。我曾徜佯于古人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却从未有过那么强烈的思乡之情,恰似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愁,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的绵绵情思,李太白“一叫一回肠一断,三青三月忆三巴”的至痛之思,陶元亮的“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俯心忧绪。那曾在故乡诵读后滚瓜烂熟的诗篇,而在如今竟演变成了种酸楚,一种愁苦。
这应是情感的迁移与境遇相似的感同身受,而我仿佛痴迷于这别样的异地情思中,辗转反侧,辗转反侧,任泪水滚烫脸颊,任思绪驶向远方。
噢,我的故乡呵。我跟乡,有独特的语言,更有着,根深蒂固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