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的夜里,桂香氤氲在绵长的晚风中,桂花上凝着的白露在描述着中秋的故事,似明眸,生动,深远。我想那故事也定是那般动人。
苏东坡在他乡时,望着中秋夜里的那轮月,心里是浓厚到化不开的思念。他对酒当歌,与月对话,道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真理。他想着,若是同在他乡的亲友思念起了故乡,也会一起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是他为远方亲友最大的祝愿,想必,他彼时的心承载着的那份思念,定是十分沉重。
中秋节是亲友共同相聚的佳节。大家赏月,吃月饼,在那轮满月的清辉下、桂花的芬香中,互相赠予着最美好的祝愿。我特别喜欢苏轼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因为在那首词中,我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即使是相隔千里,历经千百年,也永不褪色的思念。
这夜里的月光依旧照着,没有边际,梧桐荫下的投影还是那幅最美、最诗意的水墨画。我带着那份浓厚的思念,望月品茗,试图让那轮明月带去我的满心怀想。
变的是那沧桑岁月,不变的是那轮月和心中的思念。可哪怕是物是人非,岁月流逝,每至月满时节,那份永不褪色的思念也仍旧浓厚如故。
一轮明月带去我的满心怀想。
变的是那沧桑岁月,不变的是那轮月和心中的思念。可哪怕是物是人非,岁月流逝,每至月满时节,那份永不褪色的思念也仍旧浓厚如故。
于是,每每望月,心中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会使你想送给所思念的人。从此,月满如盈的中秋夜里,就有了月满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