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关不住的,童年的我在树上捉天牛,到泥里掀瓦砾找蟋蟀,跟着大孩子走街串巷、爬楼翻墙。孩子是好奇的,童年的我经常驻足观看别人家的电视节目,甚至忘记了自己还要给又饿又累的父母送饭。孩子又是想象力丰富的,童年的我能一个人拿着数量可怜的玩具来回比画,嘴里念念有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次考场上灵光乍现,我把童年趣事写成文字,却意外地收获了老师在班上的称赞。在同学们诧异和赞许的目光下,我内心波澜万丈,我的世界有了色彩。我看着笔迹歪斜的文章,觉得它真顺眼、真可爱!
我想我就是在那时被唤醒、被点燃。我亟需燃料和养分,如饥似渴地拿起书就看,四处找同学借书,成了图书馆常客,总想琢磨点什么出来。至今回想,那真是一段令人嘴角泛笑的充实时光。从科普读物到童话故事,从儿童文学到历史演义,书中的妙言慧语、书上的点点文墨像兰芝馨香浸润我的心灵。
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大量使用歇后语的作文,那篇作文妙趣横生,差一分得满分。老师直言我的作文“来路不正”,直到我拿出笔记本,展示上面记录着满满好几页的歇后语,她这才大笔一挥,让我有了人生中第一篇满分作文。从此我的写作热情更加高涨,一次科幻习作中我的灵感如泉涌,我在教室里不停挥笔,一口气写了七八页。等我回过神来,同学们早已放学。人去楼空,风拂窗帘,盛夏骄阳斜照身上,我带着满头细密汗珠,内心却有着说不出的畅快。
中学,我大量阅读名著、诗词。《水浒传》里写武松“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豪气奔放、对仗工整;《红楼梦》里形容黛玉宝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巧引典故,暗合命运。描写雪景的词句,名著里有“银妆世界”“玉碾乾坤”“乱琼碎玉”;关于月亮的别称,诗词中有“蟾宫”“玉盘”“婵娟”,文字意象之美,何其动人!我每每读及这样的文字总忍不住默念、揣摩、品味,像是捡到了什么珍宝似的。名著果真如香茗醇酒,越品越有滋味,每次读都有新滋味!它们是一道道大门,带我领略这些古典文字下中华文脉的韵味悠长、经典雅致。被文墨浸染日久,我总想一展拳脚,一时间习作里文言成风、匠气过重、辞藻堆砌,幸得恩师耐心指引,不至于一直这么“掉书袋”下去。
“写天可以取其一角,但必先感受满天气象;画地可以选其一隅,也必先四顾大地苍茫。”五千年华夏,群星璀璨,浩如烟云。书香润心,文墨铸魂,在这日益浮躁的时代,回首看去,我与书结缘,寻一精神安处,幸甚至哉。阅读改变了我,我与书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