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竹杖芒鞋,长衣飘飘,徐行在竹篁深处。斜风细雨,扰不了你心中那份平静;竹影摇曳,挡不住你胸间那一种豁然的气度。你走过大半个北宋。成为史册上不朽的传说。
捧读时隔千年的诗篇,感受着千年前黄州拂来的竹香,品读着苏子所散发出来的那股人格魅力。
雨声阵阵,连绵不绝。你任凭风雨击打在你那脆弱的身躯上。始终不肯停下你的脚步。你吟啸着,酡红的脸庞带着几丝醉意。流连这雨中竹林。你真想就这么永远醉下去,人过问世间琐碎。
你就不能变得圆润一点吗?你就不能悄悄低下高昂的头颅吗?倘若你放下心中治国安邦的抱负,安分守己的做一个宫中文人写几首诗。“玉树后庭花”之类的艳词,以你的才能荣华富贵应有尽有。根本不至于落得如此狼狈。但你偏不与庞大的当权派据理力争,为衣食不足,百姓发声你的洒脱。不羁你的心忧天下注定把你卷入乌台诗案的浊流。送你出口成章中你才华横溢,也是百口莫辩,于是一纸黄页已踏上了,被贬的路。从黄州到惠州。,从惠州到儋州。...一句话,不是被贬,就是被贬的路上。
你有过的痛苦,有过的彷徨,有过的绝望,但最终你还是回到那个乐观开朗的东坡。在赤壁,你凝望“乱石击空,惊涛骇浪”恢弘场场面,发出,“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在密州,你满怀,“左牵黄”,“右擎苍”,挥洒“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在惠州,你日啖枝三百颗,带着几分不辞长作岭南人苦中作乐。在儋州,您生活艰苦,又身患重疾,若有“云散月明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淡然.漫漫长途,所有的哀怨在这期间消解所有的。非分在这期间沉淀所有的气节在这期间升华你用你宠辱不惊的风度,积极乐观的态度,难忘其背的高度,写下这一段荡气回肠对百味人生。
我突然读懂你。苏轼。轼者,车前横木也。正如你的名字一般,你站在北宋的前头,站在文坛的前头,站在世界的前头,以你的精神光荣,指引我们后人不惧,生活的风风雨雨,以一颗乐观的心活出精彩。
“谁怕?一蓑雨任平生。”
教师点评:《定风波》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借对外出途中偶遇一场大雨这一经历的回顾,写下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想,表露了自己旷达豪迈、不畏险阻的情怀与态度。而本文作者则借这首词对词人做了介绍,也透过这首词对词人做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评述。正因如此,文章多了有所依据的可信、有力,还多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饶有趣味,显得格外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作者还用心做了构思,将词中描绘的场景与词人当时的境况及生平都做了联系,从而以词人“解”词,将词的创作背景及内涵深意做了更为明晰的阐述,又以词“衬”词人,将苏轼的经历与性格特点再度做了讲述和剖析,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及内涵;而第二人称的选用,更是让文章如叙如诉,情理相透,尤为真切动人。文章有“新”,亦有“心”,令人印象深刻。很棒!文中有部分语句存在错别字和语病等问题,较为影响观感和可读性,还需作者做认真的打磨与完善。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