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缤纷的草地,一碧如洗的天空,如同蓝宝石一样湛蓝纯洁。远处,孩子们自由自在,畅快奔跑,几只风筝被风轻柔地拖上蓝天,蝶形,雁形,红的,黄的,各式各样,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在儿时的乡村中,到处都留下了风筝的踪迹,如纷飞的蝴蝶,如飘飞的蒲公英种子。让我不禁想起儿时小伙伴们一起追逐风筝,互相打闹的情景;让我不禁想起儿时祖父制作风筝,带我放飞的情景。总之,有关风筝的往事太多了,如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闪过。
记得,每一个童年的春天,我都会与小伙伴一起去小区空地放风筝,在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我们跑着,奔着,拉起手中长长的细线,一面面风筝就此扶摇直上,遨游于天际之间。那时学业没什么负担,所以风筝带给了我很多快乐。那飘飘然起的样子,是直到如今我依然思慕着的。
“是处风筝,满城昼锦,儿郎俊伟。”
是的,自古以来,风筝就是文人骚客笔下的话题。从这些诗词歌赋中,我读懂了朝代的兴盛,从这里我一次又一次被韩信使用风筝,上敷竹笛,奏起楚歌的计谋而震撼;一次又一次为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却不幸失败而感到遗憾。总之,风筝与5000年的文化紧密相连。
你看,风筝那剑指苍穹的身影,不也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自由、开拓、奋取的精神。我认为王守仁就是一片风筝,他年少就对哲学情有独钟,整日格物求知,在27岁考取进士之后,因小人陷害,被贬龙门。但他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取、开拓,终悟大道,开创新学。他的学说就如风筝一样,永屹于天,引领人们奋发向上。
那风筝也许是卡秦德笔下《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与哈桑友情的象征。阿米尔为弥补童年对哈桑犯下的错,决然踏上暌违20年的故乡,只为帮逝去的好友,完成最后的承诺。在经历爱与背叛,种族与利益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那一句承诺也随之完成——“为你,千千万万遍”,那时那刻,风筝在飞,他们在追。
在阴雾笼罩下,风筝也象征着希望,奥斯维辛的犹太人们,每天深害死亡的折磨,但他们并没有悲观消沉,而是利用其中营里的木头,制成风筝。飘动在奥斯维辛上方,向人们传递着希望,告诉人们胜利终要到来,纳粹注定破灭!
风筝代表的情感可比这多的多呢。
哎,如今时代进步了,人们越发于沉迷电子产品,天上的风筝渐渐少了。我们是否能像以前那样,活得纯真,做一个追风筝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