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儿时永不枯竭的梦,熟悉又美好。
——《题记》
至今追忆起故乡的人和事,浮现在眼前的,仍是满满的亲切和淳朴,我的乡情呀,是藏在记忆最深处的美好。
我们那时住的是矮房子。大门常开着,乡里乡坊间都是老熟人了,路过邻居门口都会毫不拘束地招呼一声,两个人便在门口唠起了家常,相互之间的情谊是浓厚的也是淳朴的。
在我家房后,有一个小山坡,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我还记得,我们曾经还到后山,把一排一排地萝卜连根带泥一棵一棵的拔出来,当时觉得可好玩了,后来被大人知道了,可被骂得不轻。夏天的时候,我们就到后山上去找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飘扬的时候,我们也开心地大笑起来。我们还常到后山的橙子林去乘凉,树荫下虫鸣鸟叫,孩子们的嬉笑,那是我多么怀念的呀!
秋天的时候,后坡上漫山遍野开满了野菊花,泼泼洒洒,一朵朵开得烂漫,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就像我们故乡的人,对谁都是豪爽,不遮遮掩掩,淳朴又坚实。
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简单又幸福。记得我那时最爱吃的,就是她给我做的红苕,吃到嘴里软软的,绵绵的,能甜到心坎儿里。夜晚,她就抱着我,枕着虫鸣入眠。听过最感人的一句话是,“回来吧,奶奶家也有WiFi了。”
她的爱,是守望,绵绵而长……
一排排的矮房子,飞舞的蒲公英,满山的野菊花,软软绵绵的红薯,枕着虫鸣入眠的夜晚……我的乡情呀,快乐又美好,一切定格在永不枯竭的梦里。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写得很好,从生动的描绘乡村景象入手,展现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感情。文章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文字流畅自然。其中,“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的句子,将自然和人的真性情融为一体,美妙动人。同时,通过对故乡经历、人物等多方面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故乡的文化底蕴、人文魅力和乡情之美。总之,这篇作文情感饱满,写作水平不错,具有可读性和思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