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

初二 叙事 936字
2020-12-06 12:51:13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这么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几时照我还。戴叔伦的诗词也曾提到:行人无限秋风,一格水青山死骨香。现在交通发达,通讯便利,对我而言,最远的距离不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却在我与身边亲人愈行愈远的心上路途。

我的奶奶是一位朴实的老农民,从小到大的教育里,不少谈的便是勤劳节俭,哪怕生活富足起来,不用她来操持家务,摆弄农具,这样的想法也依旧深深刻在她的心头。

近几年,奶奶的记忆力明显的下降了不少,让她变得有些不安。平常我们一家人与大部分的亲戚又都不在老家陪她,只听照顾奶奶的姑姑说,奶奶常常要拉着她,或抱着刚会说话的小表妹来回讲她的故事,讲她看中的大道理。对于旧物便是百般珍惜,也许是染灰的断脚老式眼镜,也许是几个塑料瓶,这些物件虽破旧却被奶奶珍惜着。只要看到,便使人内心涌起难以言喻的情绪。

等我们过年回来老家,正好才真切的体验到奶奶对于旧物的看中。一进门,打开鞋柜,便看到几双脱了胶、掉了鞋底的拖鞋正干净整洁地摆放在里面。上了饭桌,喝了大瓶的饮料,奶奶要把瓶子洗净擦干,再放到阳台晒干,阳台大大小小放了好几个瓶子。问她作什么?她笑着说:放油放酒都方便,再不行收着也好呀。大伯提出要帮忙把没用的瓶子,泡沫箱和一些用旧的物件换成新的,有些要扔掉,奶奶脸一拉,少见的生起气来,大伯只好作罢。

吃完饭,奶奶要把每个人的名字都叫一遍,自己乐的合不上嘴。一会儿拉拉大姑的手,一会儿拉拉我的手,像是生怕一松手,我们就成了废旧的瓶子,要被别人从她身边拿走似的,小辈们不自主的在她身旁紧紧坐了一圈。

明明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叨着家常,我却觉得这一切都安静极了。奶奶的头发稀疏了,又白了一大片,眼角纹路多了几条,还是手又枯瘦了些呢?我简直不敢再往深处想,她的手冰冰凉凉,我手上的温度好像怎么也渡不过去。我总有种感觉,这像一条长而无穷的道路,我在这头,年轻的小辈们在这头,她,奶奶,一个人却头也不回的往另一头去了。

我渐渐明白了,奶奶珍惜旧屋,除了从困难岁月走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节约习惯以外外,更多的是那些旧物,似乎也让她想起了遥远的拉扯这些孩子长大的年代。当年,这些孩子嗷嗷待哺、当年这些孩子蹒跚学步,后来他(她)们展翅高飞了……

我不由得又抓紧了几分她的手,跟她说:只要有时间,我们肯定还来看她,她也要和我们多打打电话……再没人提起要把她所珍惜的旧物件换新的事。

倘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源源不断的时间长河,是我与时光道路早已先于我许久的亲人的心路,那我只想在这此刻抓紧一点,再紧一点,踏着足迹,一刻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