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山上挖来一株枯竹,随手插在院角的瓦砾堆里。那竹子通体枯黄,竹节分明,在春风中瑟瑟发抖,像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
"这竹子活不成了。"我断言道。父亲却笑而不语,只是每天清晨都会往那瓦砾堆里浇半瓢清水。水珠顺着枯黄的竹竿滑落,渗入碎砖烂瓦的缝隙,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趴在窗台上,看见那株枯竹在雨中摇晃,竹节处竟冒出几个嫩绿的芽点,像突然睁开的眼睛。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我在期末考场上面对数学试卷时,脑子里也是一片枯黄。那些数字符号就像干枯的竹节,在我眼前晃动。我的手心沁出冷汗,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凌乱的痕迹。
"要相信生命的力量。"父亲当时在成绩单上签字时这样说。此刻,枯竹的新芽正在贪婪地吮吸雨水,嫩绿的叶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这让我想起同桌小雯养在课桌上的绿萝,她总是小心翼翼地用纸巾擦拭每一片叶子。而眼前这株竹子,却是在瓦砾堆里倔强地生长。
夏天来临,枯竹已经完全变样。新生的竹枝挺拔向上,翠绿的竹叶在阳光下泛着蜡质的光泽。最让人惊奇的是,它的根系已经穿透厚厚的瓦砾层,深入地下。有天夜里暴雨倾盆,我担心地望向院角,却看见它在风雨中摇曳生姿,反而显得更加精神。
新学期开始,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兴趣小组。第一次活动时,老师让我们解决一道难题。我盯着题目看了十分钟,忽然发现这和父亲教我解过的例题很像。我试着写下第一个步骤,然后是第二个……当完整的解答呈现在纸上时,我仿佛听见院子里竹子拔节的声音。
深秋时节,枯竹——现在应该叫它新竹了——已经长到两人高。它的根系把瓦砾堆撑开一道道裂缝,嫩黄色的新笋从缝隙中探出头来。父亲说这些笋明年就会长成新的竹子。我忽然明白,原来生命最动人的姿态,不是永远青翠欲滴,而是在枯萎后重新绽放的勇气。
期末考试那天,我经过院角时摸了摸竹竿。阳光透过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一张满分的答卷。我知道,无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像这株竹子一样,在看似贫瘠的土壤里,扎下了属于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