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诗意,常带诗情,悦然上路.—题记
故乡没有山,小时候对山有一个有固定的概念,大概就是高大的连绵的土坡,土坡我们是有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塘,有朴素的小水塘或是偶然形成的小水塘,月明的时候,每个小水塘都拥有一个自己的月亮,清辉耀眼,没有什么朦胧境倒是草丛里的蛙呀,虫呀很有兴致,月亮不像太阳,一看便是好久,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诗情,只感得有一种东西从心底油然而生,说不清道不明。
小的不仅是人,更是这一片天地儿时的水塘旁有几棵很古老的香樟树,夏日,蝉鸣声不绝于耳,于是忽在天暗下来的时候,树下乘凉的我便拿了一根粘了麦汁竹竿去粘蝉,有时还能找到几只非常完整的蝉脱,蝉脱紧紧贴在树干上,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别人家的小伙伴有更大胆的,他们在树下点燃了一团篝火,一时火光溅,蝉儿便一层一层地掉下来。
玩累了我们放下竹竿篱火找到草堆,开始折滕起来,本来今年刚收杆就很堆着,被我们好一阵拔、泼之间,竟会惹得母鸡或是大黄狗光顾,新收的稻杆有阳光雨露的味道,也难怪它们会喜欢。我正打着转从稻草上翻仰头就看到了那清亮亮的玉盘,照得没开的桂花夜水泥的地面都明晃晃的,那时没人跟我们讲月亮的故事,大人们都三五成群都各聊各的,妇女们拉起家长里短,现在去找他们。定不会有人理你指不定还要被弄成说描的对象,当时想到了一个挺高深的词--天花乱坠然不完全理解什么意思,但我嘴还是人们总是说得天花乱坠。
现在,天上挂着一轮一样的月亮,我揉着酸痛的手指抬眼又看见了它,几载伏案疾书,竟忘记了天上仍亮清清的它,记得那会儿我很爱写日记,不是头没脑的流水账是真的发于真情实感的各种小玩意,记得那会几的暑假我曾有本写得满满当当的本子,没入逼我,甚至没必要去写,但我记得他们真实存在。现在呢?我觉得写点东西就很没必要,作文也有了千篇一律的味道,所以,我了那时的味道是诗情,我本该带上它上路的,我又想起一联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