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认为中医是用玄学怪说来解释人的病理,没有什么实质依据。尽管父亲是一名中医,家中也总弥漫着安人心神的中药香……
那天,我在书房看书,一股药香钻入我的鼻腔,渐渐盛满了我的房间——肯定是家里人又在熬中药了。我寻循着药香,一路找到了厨房里正在熬药的父亲。
药罐的上方冒着水汽,散发着浓郁的药香。“爸爸,中药难道不是‘野草’大乱炖吗?”我不以为然。“你瞧不上的这几根‘野草’熬出来的中药,能治大病呢……”父亲意味深长的说,顺势在药罐里翻搅。撇了眼“咕噜咕噜”冒着泡的药汤,我不禁嘀咕:难道药香里还藏着学问?
“既然你想了解,倒是可以读读这本书。”见我饶有兴趣,父亲边说边到书房拿出《本草纲目图解》递给我。翻开泛黄破损的封面,我惊讶的发现这本书里竟也泛着一股淡淡的药香,我一页接着一页的翻着,不知不觉竟沉醉在这神奇的的中草药里。
慢慢地,我开始研究中医药理论,尤其是阴阳五行。《黄帝内经》中“以形补形”的说法让我忍俊不禁——外形像肾脏的豆子,使用后可以补肾,按照这个说法,腰果是不是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呢?此时的我仿佛嗅到了浓浓的腰果香。
又如,黄土高原的黄土久经太阳暴晒,中医称其五行属土,可以用于我这种因寒气侵扰所致的胃炎。于是我回家后在药汤中加了这么一味药,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大西北粗犷的气息。几次下来,我的胃病果然缓解了不少。原来,貌似拙朴的理论不但有趣,还足以解释如此复杂的人体和病理,用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理论,才知古人所言不虚。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凭借着我曾经认为的“玄学”理论,依靠各种中药材,一次次击退了瘟疫,延续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捧着书,闻着药香,我不禁沉醉其中,内心感慨万千。
当晚再次与父亲谈及中药,他告诉我:“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就如一棵参天大树,他的枝干是《周易》,是阴阳学说,但它的根是中华传统文化。”闻着药香,听着父亲的话,我心中那棵参天大树也在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