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宠儿,它以其四季常青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旺盛与坚韧。而在我家乡的山脚下,更有一片竹林,它以独特的春、夏、秋、冬,带给我无尽的遐想与感悟。
春天,万物复苏,竹林也披上了新装。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竹叶上,滋润着每一寸土地。竹笋们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直挺挺地向上生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们的到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叶由嫩绿渐渐变为深绿,整个竹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夏日的阳光炙热,但竹林却是一片清凉。茂密的竹叶遮挡住了大部分的阳光,仅留下斑驳的光影洒在地面上。微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宛如一首轻快的乐曲。孩子们在竹林间嬉戏,老人们在竹荫下乘凉,竹林成了夏日里最受欢迎的避暑胜地。
秋天,竹叶渐渐由绿转黄,虽然不像落叶树那样金黄满地,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偶尔有几片竹叶随风飘落,落在泥土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而竹笋们依然坚挺地站在那里,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使面对落叶,也要保持自己的风采。
冬日的寒风凛冽,但竹林依然屹立不倒。雪花飘落在竹叶上,为它们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即使风雪交加,竹林也毫不畏惧,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与顽强。
竹春四季,每一季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教师点评:竹香四季,也于四季展现了不同形貌与姿态。小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家乡一片生长于山脚下的竹林,并以竹叶作为着眼点,通过其生长、繁茂、凋零和颜色的变化,将竹林经春、夏、秋、冬四时变换而拥有的丰富景象加以展现。文章文笔清新,语言生动,结构清晰,主题鲜明。不过,文章取景取材较为普遍,小作者虽指明竹林“在我家乡的山脚下”,但在描述时,却没能选取能够体现“家乡”、“山脚下”的这片“竹林”所独具的细节和特点,没能深入挖掘、展现这片竹林的独特性与魅力。正因如此,文章略显单薄,也流于普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建议作者再做观察,对文章做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