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月,原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风是游走在每个人,眼瞳里,血液里,生命里的梦幻。看不见它,它便是修辞,看见了它,它便是诗。
形容风的词很多,因为风如同水,形态不定,四处飘忽,也许空洞虚无缥缈。却又真实触手可及。古诗词里风衬托了文人的心境。风物描摹过人间百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风起兮云飞扬,四加海内兮故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风可安谧自由,风亦可澎湃。威猛有着喜怒哀乐。风扇善却万变不离其宗。
一阵风。也许带不走什么,也或许不影响什么。但因为一阵风才引起下一场风,接着激起千场万场惊心动魄的风,这风一阵跟着一阵,有了一阵,又生了另一阵。你别看这风停了,别看五角枫的叶子不晃了,别看挂起来的衣服不左摇右摆了,风其实从未消失,任何一阵风与其他所有的风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阵,普天之下,风只是换了的地方游走。他没有隐匿,更没有被哪个做游戏的小朋友吞进肚子里。他知道自己该往哪去。
说起来风干比这个世界的年龄大好多呢。自从有了这个世界,有了绿的发亮的叶子,有了澎湃的与他匹敌的海。有了人,风便如同一位逍遥自在的活神仙在世界上到处飘荡,它穿过人山人海,穿过小学生的梦。穿过谁家屋檐上的泥融燕窝,谁说山海不可平,你看看风不就穿过山水来到你身边了吗?
别去怪为什么风有时那么大,惹的人裹紧脖子上的围巾,惹的上班上学的人都快迟到了。风,它只是爱上了这座城市,虽然它知道自己得赶快离开,却还像小朋友一样顽皮抓住一些小物样,比如谁的帽子,比如松柏的树枝。不过,如果这些树枝被它折断了,它会自责的柔柔树的伤口,然后后悔的却手足无措的内疚的大哭起来,你看啊,这不就是下雨了吗?
有人问,什么季节的风最美,什么季节的风最盛?但,你若爱风,不必去计较温度或者是速度。不必去计较方向或是时间,就好像你若爱风,不必打开窗户,推开窗,打开门,走出去,这时候你才会知道青山绿水中的风有多美。有多陶醉。不过,如若你还要问,我会回答,四季的风各有各的美,春风拂面不寒。暖风熏得游人醉。夏风,触手微凉,树阴照水爱晴柔。秋风,悠扬哀婉,萧萧梧叶送寒声。冬风,刻骨铭心,夜澜侧听风吹雨。
风刚柔并济,壮烈于婉转共生,只因存着温柔之心,人不应该是空瓶子里关着的静态的空气,而浓墨重彩的蔓延在任何开阔的地方,随着日月轮回变换,飘扬,飞舞,身披铠甲。却心存温度,我们会活成自己,活成自由的风。
嗨,小孩;你看,起风了。
教师点评:风,形态不定,虚无缥缈,却又真实可感,触手可及。文章选择“风”作为叙述对象,从一个特殊可感的视角讲述风的出现,风的行动状态,风的情绪转变,大量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用舒缓轻松的笔调想象出风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可能的想法与感受,其中几个别有情趣的场景,生动地写出了风与人们的特殊关系,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道理。作者能够把自然中的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便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达到“物我合一”,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文章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但脉络明显不够清晰,整体性不够强,一定程度上折损了想法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