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元宵,家家户户都要煮汤圆。但在我的家乡盐城,则是吃老一辈所做的团子了。
团子和汤圆像,但不一样。团子是由糯米粉和水做的皮,加上各种蔬菜和肉沫或鸡蛋做成的馅儿包成的。手法颇像包包子。入口时紧实的包富有嚼劲,里头的馅透出些许鲜美的汤汁,叫人尝一口便不敢忘却。
虽然团子易做,但做与做得好并不是一回事。我的祖母是做团子的好手,她做出来的团子带有汤圆般的软糯可口,馅儿像包子一样紧实爽口。所以每逢元宵节,左邻右舍便纷纷来祖母家,就等着祖母做的团子呢!只见祖母在桌上摆了一大盆糯米粉,忙着和水揉面。祖父在厨房准备馅儿。五花肉细细剁成肉沫,洗净一大把韭菜,剁成段,再加上炒熟的鸡蛋,拌上盐,鸡精等调味品。食材准备完毕,祖母招呼邻居们一起包团子。祖母揪出一大团面,用包包子的手法包上了两大勺馅,再搓圆,一个白白胖胖的团子便出现了。多可爱的白玉球!☰邻居感叹道。包团子的工程便在乡亲们的谈笑声中靠近了尾声。
“水烧开喽!”祖父在厨房中喊。一个个拳头大小,小皮球似的团子争先恐后的入了锅,在热水中打滚儿。煮沸后加一碗冷水将水再次烧
滚,团子就起锅了。端上桌,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乡亲们围坐在桌子边,一边吃,一边对祖母的团子赞不绝口。祖母听着,脸上笑开了花儿。我咬开一个团子,糯米的清香在齿间回荡,在口中弥漫,挑动着我的味蕾。屋里一派其乐融融。
为什么要吃团子?祖母说:“汤圆寓意甜蜜的生活。团子寓意团圆,不要忘本!”如今到处都有卖汤圆,但卖团子的却少之又少,即使有卖,也不是祖母做的。也不会再见到祖母慈祥的笑和天尽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