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姥姥的蛋羹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这道简单却充满爱意的菜肴,不仅是我饥饿时的救星,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每当夕阳西下,厨房里总会飘出一股淡淡的香气,那是姥姥在为我做着蛋羹。姥姥的手在碗柜旁灵活地穿梭,面粉、鸡蛋、清水,这些普通的食材在她的手中变得无比珍贵。她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直至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绵软的柔情。
姥姥的蛋羹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无数的学问和技巧。蛋和水的比例,面粉的筋度,蒸煮的时间,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姥姥的细心和耐心。只有她知道,如何将这些平凡的食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最美味的蛋羹。
蒸锅中的水慢慢沸腾,姥姥的蛋羹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每一次蒸煮,都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我看着姥姥把搅拌好的面糊慢慢倒入锅中,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面糊在锅中慢慢变幻成一份美味的佳肴。看着那些小气泡在面糊上跳跃,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其中的爱意和温暖。
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而又充满期待。当那热气腾腾的蛋羹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用勺子挖上一口。那细腻的口感,那滑嫩的滋味,瞬间就会融化在我的口中。那种甜甜的滋味,如同姥姥的爱一样,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姥姥的爱就像那碗蛋羹一样,朴素而深情。它不仅仅是一碗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一次品尝姥姥的蛋羹,我都会想起那个温馨的家,想起姥姥慈祥的面容和那无尽的爱意。那些回忆和情感,都化作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那个温馨的家,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然而,每当我吃到蛋羹时,我总会想起那个慈祥的姥姥和那个充满爱的家。那份对姥姥的爱和感激之情,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点评:翻找童年的记忆,“姥姥”的蛋羹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文章以此为线索,叙述了“我”从蛋羹中获得的幸福感受,赞美了 “姥姥”的慈爱、善良与心灵手巧,表达了“我”对老人的赞美、感恩与思念之情。小作者巧妙借助“蛋羹”的制作过程、“蛋羹”给人带来的味蕾享受和承载的情感寄托来表现人物,表达情感,构思巧妙。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具体、实在,生动感人。虽说“蛋羹”是重点内容,但相信文章想表达的并不只是这一道食物,而应该主要是想以物寄情,寄情的对象便是“姥姥”,那么对于“姥姥”的行为动作、神态语言也应当描写一二,目前的描述让“姥姥”像是做蛋羹的“工具人”一般,体现不出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希望作者再多多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