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之下,长河之间

初二 叙事 955字
2024-02-17 17:12:56

长河奔流不息,我们前进不停,霞光下,道路间,赶往下一趟旅途——南京。

凌晨五点,在太阳赶来之前出发,清晨的微风划过脸庞,带走了残留的睡意。太阳一步一步地跃过地平线时,开往南京的列车已然发响。三个小时的路程闭眼而过。来来往往间,蓦然抬头,南京正以独特而惊艳的朝霞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第一站,大屠杀纪念馆。炎热的夏季,大屠杀纪念馆内仍挤满人群,而大家爱国的热情也早已消散了这夏季的燥热。迎面而来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的石雕,两边售卖着的几元一束的菊花却承载着大家心中的万千思绪。穿过曲折的小路,气氛慢慢压抑下来,一幅又一幅惨绝人寰的照片让这万千人群失了声音。但历史不再重演不意味着不复存在,真相不容篡改,事实终将坦白。愿纪念馆内人们流下的汗水能告慰同胞们的英魂。我们穿过历史的长河,挤过人群的流动来到出口。沉重的心情,身体的疲惫已让我们一行人变得狼狈不堪。抬头却见石碑上刻着一行大字:“我们应记住历史而非记住仇恨。”是啊!少年强则国强,化悲愤为动力地前进吧!正值青年的我们何苦满心仇恨,停滞不前呢?骄傲,勇敢,努力地向前吧!去创造,去争取,去迎接那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吧!

一番休整后,我们乘车来到了中山风景区,是一位幽默、熟练,能说会道的中年男人成为了我们的导游。一路走来处处能看到高大的梧桐树。原来,这是南京开发成长的见证。梧桐树林间导游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使我们的笑声不曾停歇。蝉在一旁歌唱美篇,歌唱南京如今的繁荣,如今的美丽;歌唱南京即使交通阻塞也从未毁坏它们的家;歌唱南京努力扩建城市绿化。不久,导游又用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起了貔貅,有的没有尾巴。有的没有翅膀。一个个奇特的故事丰富了我们对中山的认知。

正午,中山上的云似霞光,徘徊蓝天之上,我们走在霞光之下,时间滚动长河之间。

很快,夜幕降临,秦淮河畔,晚风跨过人群,追逐着每一个人的脚步,推动我们继续向前。人群似河,狭窄的桥上只有互相拉紧,与这若大的人群玩一次大型的老鹰捉小鸡,才能不与同伴走散。而这一整天的疲惫也似在这晚风、人群、长河中走散了。再经过长桥时,回首,只见月色伴着霞光;向前,却见秦淮河滚动人群长河。

风吹了很远,为期不久的南京之旅告一段落。品南京特色,见南京风景,归途仍在霞光之下,长河之间。

只感叹:我们总奔跑在长河之间,却不曾记得抬头,也在霞光之下。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