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乡下,每逢端午节,都能闻到那飘传十里的称香,蒸含着幸福的味道,令人留恋。
奶奶已经年近七旬,但手脚麻利,尤其擅长包棕子。过往团圆的日子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扎着粽叶,淘着米……
每年的那天,粽香从清晨开始孕育,一直持续到傍晚随我入梦乡。
奶奶在那天会背上竹筐,走着乡间小道,我则像一个跟屁虫一样,随她进入茂密的丛林中寻找粽叶。只见她凑近那片叶子,轻轻抚摸着,就像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时而凑近眯上有些浑浊的双眼,看清每一叶片上的一道道纹路。有时她发现了一片完美的叶,就会惊喜的叫出声来,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如同那叶片上的叶脉,深浅不一却处处洋溢着幸福。
回到家,奶奶把采好的粽叶一一平铺在盘子中,散发出阵阵香味。午饭后,粽香便会在蒸笼中发酵,那种香味,没有鲜花那般沁人心脾,却有一种清爽甘甜,在乡间传播开来。
奶奶总会严格的把控时间,在下午,她会将那双泛黄的手放入洁净的糯米中,兑上几瓢水,来回翻动着。一粒粒米在她的清洗下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如同一颗颗珍珠。清洗后,她便将一团团糯米裹上绿色的衣服,放入笼中,蒸上一段时间。
到了晚上,粽香已完全蔓延至整个乡村。爷爷便将附近的父老乡亲都叫上,来我们家吃一顿团圆饭。我吃着幸福的晚饭,享受着这幸福的时刻。看着爷爷和亲戚们相互敬酒,看着奶奶轻轻拿起一个粽子,抽出绳头,递给桌上的小孩,自己却拿起一片粽叶闻着,我知道,奶奶一定是幸福的。
每年的端午节,我的家乡都会上演这一幕。奶奶不愿去那喧嚣的城市,她只想守护着大家的团圆,把那一缕粽香传遍千里。
粽叶包裹着的,是奶奶的心;粽子散发出来的,是奶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