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也向着光

初二 写人 911字
2023-07-30 10:47:51

即便在阴暗的角落里,也会有人向着光。

——题记

他是我的邻居,约莫四五十岁。他不爱打理自己,每天蓬头垢面,下巴上青色的胡茶,胡乱的交错着,时常穿着一件洗得褪色的,打着深色布丁的开衫。他家住在1楼,常年阴暗门口的角落里是一个陈旧的木鞋盒,鞋子上有一片褐色霉斑,脚头有破洞的皮鞋,几双发灰的布鞋,还有几块变潮的木纸板,就这么随意的摊在一起。因为这块角落实在有碍“楼容”,楼里的居民都不待见他,每每路过那“狗窝”,我时常想,这就是个垃圾堆吧,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有这么不讲究的人!然后皱着眉头掩着鼻子快步走过。

楼里搬来了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楼都得拄着一根拐杖。一天老人买菜回来,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正准备爬楼。楼里几个爱讲闲话的妇女们开始议论了:“不晓得儿女是怎么想的,走不动路还要住这么高的楼,自讨苦吃啊……”他们叽叽喳喳的声音让我心生厌恶,正想上前帮忙,只见他穿着那件旧开衫走了出来,一手搀扶住老人的胳膊,另一手接过老人手里的塑料袋,然后一步步送老人上楼。到了楼上,老人和蔼可亲的朝他笑了笑,与他作别。他愣了愣,随即那布满沟壑的脸庞上也荡起了小波,我望着两人的模样,原本紧皱的眉头我自己觉得舒展了,看着他回到自己的“窝”,光好似也跟着他一路照进了那个“阴暗“的角落。

临近过年的时候,小李开始热闹起来,各家各户开始互相拜访,互赠年货,只有一楼那扇角落中的破门迟迟未曾打开。小年那天的早晨,“咚咚咚”,想起一阵敲门声,我跑去开门,眼前是那张熟悉的脸。他怎么来了?我不觉得有些惊讶。他举起手中的一长条腊肉,不知所措的笑了笑,眼里透着真挚的光。只见他尴尬地挠挠头,轻声说道:“是这样的,谢谢你父亲给我那几块木板子,过年了给你们送点腊肉……”我赶忙说:“太谢谢您了,这么客气,不都是邻居嘛!”本想着客套几句,他却把腊肉往我手里一塞,转头便走了。他送的腊肉被父亲挂在了阳台上,冬日的暖阳照在那焦黄的腊肉上,显的格外诱人。那一刻,他好像读懂了那里腊肉中饱含的友善。

也许,他的生活艰苦而拮据;也许他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但这些都不妨碍他用自己的方式付出善良与爱,他在那阴暗的角落里,依然向着光。

太阳出来了,温暖的光肆意的照耀着,填满了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