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咬开糖衣,味道酸酸甜甜,是记忆中糖葫芦的味道。
——题记
每到山楂成熟的季节,奶奶就会去市场挑选山楂,把它们做成糖葫芦在学校附近卖。
奶奶的糖葫芦是卖得最快,也是最好的,每次一放学,她的糖葫芦就会被一抢而空。但无论怎样,每次我失落地走在奶奶面前时,她总会像变戏法一般的变出一根给我。
奶奶糖葫芦,味美价廉,很多人会专门来奶奶这儿买糖葫芦。这大概是因为奶奶做糖葫芦很细致吧,每次陪她去挑选山楂都是最烦恼的时间。奶奶要求每一颗都要精挑细选,要个头大,没有划痕,红彤彤的。熬糖浆时,白砂糖要用新买的,不能用一周前的,温度要刚刚好,不能高也不能低,小火慢熬,这样熬出来糖浆才会浓稠,用山楂裹糖浆时才会更容易。
奶奶的要求很严格,连串山楂时也不能吝啬。记得有一次我在厨房帮忙,由于有一串山楂个头太大,我就想换一些小一点儿的,谁知奶奶却皱眉,说:“怎么能这样呢?这些人喜欢来我这买糖葫芦,就是因为好吃个头大,价格还不贵,而且这也是我的原则,可不能因为贪图利益就违背原则啊。”霎时间,红色就从我的脸上蔓延到我的耳后根,火辣辣的,感到十分惭愧,急忙说:“奶奶,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不违背你的原则。”听到这话,奶奶脸上顿时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家琪琪真乖哩!”
奶奶是个热心肠的人,每次做好了糖葫芦总会分给邻居们,还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家里人。前天说小王家里太困难,自己是长辈要送些吃的给孩子,于是就送几串给他们;昨天说刘嫂刚做完手术,手头上没什么钱,孩子要补充什么维生素,然后又送两三串给她家的孩子。奶奶做的糖葫芦似乎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甚至根本不是为了赚钱,因为它的成本远远超过获利,而奶奶每次都是一笑带过。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了,经过了岁月沧桑,慢慢从小孩儿长成了一个青少年,我才发觉,奶奶的糖葫芦是家的味道,是记忆的味道,更是表达自己对大家关心的桥梁!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