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众芳摇落,惟余庭院槐树而立。闻香一番柔意萦怀,品粥忆起儿时童趣。回忆起,爱意浓。
阳光浅笑,风卷着槐花香气,“树树槐花沁韵翔,芬芳四溢满城香。”小时候的我喜欢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奶奶一边给我讲故事。,我一边欣赏这颗秋风中摇曳的精灵抬头望着一簇簇的槐花,心里懒洋洋的,像是暮春傍晚的曦霞。未入冬就已经凝结在枝头。被大手捂着的小手里,似触着化作火苗,点燃凛冽寒风中捂小手的大手。我站在秋天的槐花下,将美告诉奶奶,她不语,只是弯弯眼角的皱纹,咧着嘴笑着。在奶奶清澈的眼眸中,我看了四季之下的槐树,真美。
然而槐树所带来的,不仅是清眸里的四季,还有初冬的槐花粥。一旦过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总能看见奶奶把手洗干净,然后扶着梯子,去摘一簇簇的槐花。她重复着这个动作,轻轻俯身,踮起脚尖,宛如山区里的小姑娘那样轻盈,像入春时融化了的冰河那般流畅。奶奶干活很利索,不一会儿,一束的槐花都折光,静静的躺在白瓷盆里。接着奶奶就会把它们拿到锅中,倒入水和白米,而我就在一旁静静等待,奶奶每次熬槐花粥都会不停絮叨:“煮粥不能煮太久,不然太稠,也不能太稀,火候得刚刚好……”火花把奶奶的脸照的通红,脸上的缝隙也被火光填满,好似一个单纯的少女。
等待白粥煮好后,奶奶别端起白瓷碗,将槐花洒入进去,拿起锅铲顺时针搅拌。于是乎,槐香,粥香弥漫了整个小院,弥漫了整个街道,像春日的暖阳,再次回光大地,为人间洒下柔情爱意。
然而不知哪一天,小手跟丢了大手,跟丢了小院儿,只剩下一颗槐花树。梨树虽凋落,只剩下枯枝烂叶,一阵秋风吹,那浓浓的粥香也随着秋风烟消云。小院儿也只剩下黄昏乌鸦的身影,但是还是在那儿守着大手对小手的浓浓爱意。
梨花永远只带来初春,而她的眼睛中含着四季。于是槐花树下望,望不见她,只那槐花守着岁岁年年。——再回首,会忘了往事,但梨花粥永远甜了我的童年,花易落而爱永存。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细腻。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