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一开始是波澜不惊,后来却发现她是那么精彩。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七的外貌不算突出。略粗的眉,一双圆眼,带着黑框眼镜。鼻头和耳廓总是泛着红。身材微胖,穿着一身不怎么干净的校服,看着内敛而沉静,就像所有的普通女中学生一样。甚至把她放在人堆里,你得寻觅一番才看得到她。可她的五官有时候又显得分外耐看,尤其是她思考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她的那一双眼;我觉得。
她这个叫作“七”的名字也有一番来历。当初第一个学期,她交卷时候,卷子角落龙飞凤舞划拉上“崔七”两个字。等到讲卷子时候,老师拿着最高分,沉默两秒,看向窗边的她。这时候,我们才感受到,她原来是那样狂的一个女孩子,原来那样平凡的躯体里是那样不羁的灵魂。其实我们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她的性格就已经稍展露出来。所有人在自我介绍时候都端庄自矜,优雅含蓄。尤其是女孩子,声音空中飘着一样,细得仿佛听不见。只有她,声音那么洪亮,只一句,不禁就让人记住了她的名字。
七相当优秀。那时还是第一个学期,她和大家打得火热。全班五十多号人,无人不喜欢她的。她总是妙语连珠,张口闭口,说出的话都那么有趣。临近第一次考试,要分班。老师甚至找她谈话,严肃且略带惋惜,说让她这几天努力复习一把,先努力留在班里。结果,她是全班第一,年级前十。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关于全班第一,大家都猜测过。是那个书卷气的瘦高男孩?还是手里每天捧着资料的那个女孩?所有人都没有想过,是那个每天又笑又跳,孩子一样的七。不仅是学习,她一切耳濡目染中,雷锋精神就这样慢慢深入人心。人的工作,笑着说没什么,回去写个稿子就成了。第二天她把东西拿过来,果然完美。但是只有我知道,她那天晚上补课到十点,又有一篇征文要写。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下课,她趴在桌子上,嘴角还挂着笑,只是那笑中略带着些嘲讽。只有我知道,她那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只有我知道,她那夜多疲惫。
七总是一直笑着,累了是笑着,有的时候笑骂两句,大家也从没放在心上。她受了伤是苦笑,受挫了是无奈的笑,待人是真诚的笑。别人开她玩笑,劳她办事,她也从不推脱,笑着应下。她生命里怎么能有这样多的喜悦?怎能是这样的随和?我看着她棕褐色的瞳,感觉那里蓄着不见底的池。
直到有一天,我上楼的时候,一个人影蜷缩在楼梯的角落里,那么小,那么暗,那么悲伤,那么残破。等到她抬头,我才看清,那是七。当时我完全震惊了,现在哭着的,怎么会是七?她的肩抽动着,眼睛里噙着的都是泪,眼上已爬得都是血丝。那双眼,只剩悲伤。我问她怎么了,她没说话。过了半晌,我听见她哽咽的声音,勉强地从喉咙挤出来一句话:
“我想我姥爷了……”
她的声音那么轻,那么薄,好像风一吹,就散在风里。满山的花不见了,只剩霏霏的雨,霏霏的雪。她眼里的阳光下,竟然是这样的一池寒潭。后来,我知道,七爱好弹钢琴,写小说,宅在家里,不爱动弹。她只是喜欢笑,只是喜欢笑。原来我们都看错了。那双眼底下,是那样透明,那样易碎的一个灵魂。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七哭,也是最后一次。
七真是一个独特的人。她有自己的精彩,自己的哀愁。她那双眼睛真的满眼都是星河,都是捏碎的琉璃,望去是熠熠烁烁的光。只是当你真的去看她的时候,离开她那层阳光的保护色,会被她浅浅的忧伤和秀丽扎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丰富,而且细致。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