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归堂,雨打残荷。且听檐下雨珠翻滚,惊起尘埃阵阵。顺着窗儿往外看,看到连天的青色,忽而想起在我童年老屋深处的那人,时光已久,但希望伊人安好。
——题记
我还记得那年夏雨季,我正值五岁,正是顽皮爱闹的年纪。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在我身旁,并把我交由住在乡下的外婆照看。在我的记忆里,外婆的屋子总是染着青草色、有着木沉香、下着雨的……
那时我的到来,给外婆古朴安谧的房子带来了一些生气。外公很早就与世长辞了,他走后,外婆便一人一猫住在这大房子里。外婆脾性好是众所周知的,和邻居们相处也很融洽,不时还相互串门。我在外婆家住了有一段时间,外婆应是觉得我该识字了,隔天便带了一个自称沈老师的人回来。
但是沈老师更喜欢自称沈先生,我也喜欢叫他沈先生。初见沈先生的那天是下雨的,我那会儿正坐在堂屋的门槛上,看头顶的四角屋檐串了一溜儿雨珠子,滴滴答答。我正看得出神,外婆的声音就把我唤了回来。
“江儿,快来见过沈老师。”
我应了一声,别了我的四角屋檐,抬脚起身走向厅堂。穿过廊下,雨花飞溅,厅堂内茶香四溢伴着若隐若现的木沉香,那个味道很好闻,后来我一直记着。
我迈进门槛,外婆正招呼着一人坐下用茶。抬眼看见我,便招呼我:“江儿,跟沈老师打个招呼吧,外婆进去拿点茶叶。”她说完转身就进了厨房。
“沈老师”我有些怯怯的开口。
“诶,小朋友几岁了?”
沈先生是个很儒雅的人,面容很温和,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脸上会带着浅浅的微笑。谈吐有度,举止大方。
“五岁了。”
“五岁……之前可否学过识字?”
外婆拿了茶叶出来,听到这一句话,便帮我回答。“我家江儿没识过字,您也知道嘛……乡下人会说不会写的。”沈先生笑了,“没关系,我都可以教……”
接着他们开始谈些似乎是关于我接下来学习的事,我便坐在木椅上。看着厅堂外的雨珠落檐,一滴又一滴。闻着茶香清苦的味道,一丝一缕。很多年以后,对于那天的那场雨,我仍旧记忆犹新。
青色又染就烟雨,又逢夏雨季,望君一切安好。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与沈先生的初见,回忆氛围满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让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