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小传

初二 写人 1404字
2022-10-29 09:32:09

世上有一种笑,叫做面带微笑;世上有一种影响,叫做深深影响。世上有一个女人,她面带微笑,轻声漫步地向我走来,用她的勤劳,刻苦,认真,严谨,坚忍,孝顺,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个女人,便是我的母亲。

逆境抉择

世界上有一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在1981年10月22日安庆市的偏远村庄那个漆黑的夜晚,随着一声啼哭,伴着外婆的呼唤与期待,我的母亲出生了。小时候,外公外婆为了支撑家庭负担,每天都在田里劳作,母亲就被外婆放在旁边。由于天天看外公外婆劳作,七岁的母亲便可以干农活了。那时,母亲常常放了学做完了作业,去帮忙干农活。这种旁人看似十分无聊,劳神伤身的事,在母亲看来,却很快乐。母亲还说她小时候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玩的很快乐,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快乐,母亲是真的很勤劳,好似把自己看成了一块永不停止的机器,没有一刻停歇。好景不长,原本按每年的粮食产量来算,换来的钱,除了每年要吃的,是刚好够供母亲上学的。但是那一年家里旱灾,粮食产量减少,连吃不吃的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跟母亲读书?面对逆境,母亲思考良久后,在放弃学业和坚持中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母亲终究没有放弃,选择了继续读书。就这样,母亲白天在学校里读书,课余的时间去打零工,下午放学回来把作业完成后,就去帮忙干农活,半夜起来复习功课。母亲凭她的刻苦勤劳,赢得了读书的机会。在这逆境中的抉择里,没有选择退缩。

城市拼搏

在母亲18岁时,选择了她一生挚爱的工作一一工程造价师。并且以全县第八名的好成绩,进入专门造介学校学习。在18岁那年,在母亲背井离乡的那一天,母亲说她永远也忘不了那天外婆的以目相送。外婆的以目相送,是大树对另一棵小树的看顾,是豆荚对一粒青豆的赞许,是在漫长岁月中,长江后浪对前浪的默默推送,绝对没有要求前浪必须回报后浪。母亲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无限的期待步入大城市,但她渐渐发现了不一样……母亲已经熟悉的那种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的灯总是亮的,橘红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的感觉。现在回到出租屋,漆黑一片,空无一人,桌子是当时市场上买的,还挺新,但上面薄薄的一层灰,让母亲想起了老家的桌椅,虽然也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外婆的手老使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一年又一年,母亲工作认真,态度谦和,对工作中的细节一丝不苟,得到众多领导的赏识。孩子大了,变成母亲的心事,是夏天的树叶,怎么落,也落不尽。得到收获的母亲,在这些日子里并没有忘记外婆,反而每天都要打电话,陪外婆聊家常。在这期间,母亲也认识了我的父亲。结婚一年后,便生下了我。

深深影响与爱

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前所未有的喜悦。母亲每天忙完了家务就对着什么也不懂的我,咿咿呀呀的说个不停,我的每一次进步,她都铭记在心,她说这段时光是她最幸福的日子。

后来,我上学了。母亲又多了一项使命:陪读,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八年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晚那书桌旁最美的身影便是我的母亲。

当我埋怨同学都不是真诚善良时,开导我的是母亲,她说:"无论别人如何对你,你问心无愧就好。"当我在考试中失败了,鼓励和安慰我的也是母亲,她说:"只要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

母亲的爱,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我那风干的记忆;母亲的爱,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在炎炎夏日中,撑起我那迷茫的蓝天;母亲的爱,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我那失落的心田;母亲的爱,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我那拔涉的征尘;母亲的爱就是这样,没有杂志,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血脉间彼此默默的相互关怀。

母亲不会用什么诗词歌赋来陶冶情操,但她的爱比春雨还要浸润人心,她的影响比海水还要贯彻心灵,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化解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母亲的深深影响,我铭记在心。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取材独特。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作了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叙述,简述了母亲的一生。可以看出作者母亲的了解还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