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我常步行回家,在路边常会看见一位新车的老人和他的修车摊。
一个低矮简陋的木头板凳,老人常坐在上面,一个木匣里装着许多修车用的,金属零件,一个时常盛有浑浊污水的塑料盆子,旁边放着几辆需要修理的自行车,以及看似随意摆放的修理工具,极其捡漏和普通。每次经过,同学们也是边说边笑,边从他凌乱的作品间快速穿过。老人抬头看了看,并没有说什么。
修车的老人穿着一身发旧褪色的衣服,面部皱纹深浅不一,里面或许藏着故事吧!
有几次放学后,走在路上,看到车堂旁坐了几位与他年纪仿佛的老人,有时听到他们讨论一些国家大事,有时听到他们回忆往事,常听到诸如“那时候我们正年轻着呢……”之类的玩笑话。老人们其乐,聊得酣畅,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他们在笑脸上,似旻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
我对那位修车老人的了解仅限于此,直到上中学,开始骑自行车的我,有一次车链掉了。
记得那天英帮你开展室外活动延迟了放学时间。其他年级的学生差不多离开了学校,路上行人也不是很多。当我推起自行车要回家时,看到车链又掉了,试了几次都没能安上,心情瞬间就跌入了低俗。我摸了摸口袋,身无分文;我又看了看前面的自行车,不免交急起来,定去前面的车摊问一问。
远远的看到老人坐在那里,还时不时的调整木匣子里面的零件。老人看起来似乎有些劳累,动作缓慢,面色严峻,当我走近时,还从他浑浊的眼中看到了和蔼 慈祥的气息,我瞬间找到了上前一问的勇气。
“爷爷,我的车链掉了……我身上没带钱……”说着说着,我就没有了底气。
老人注意到我的困窘,语调缓慢却有力地回答:“没事,我看看。”
我站在他对面看着他修车,还一面听他说着:“前几天也有学生……”
此时,我就像一个孩子坐在大树旁,听脸上刻满时间与沧桑的老者讲很久之前快被人忘却的故事。
车不久就修好了,我道谢着离开,他还不忘叮嘱“路上慢点”。回头看,夕阳中一个固执倔强的老人坐在那里,守着他的修车摊。温暖一直感动着我。
修车的老人,就是这样的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老人。
教师点评:对于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的这些“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唯有靠平日里反复的观察和偶然间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和了解。但对我们来说,这其实已是难得的好机会,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多感知生活中的人与事,也能让我们更具洞察力,去挖掘人与事中的不为人发现之处。这篇文章的作者俨然抓住并很好地利用了这些机会,作者看到了修车老人的沉稳与善良,也看到了老人用心生活与热心助人的一面;作者写下了修车老人的沧桑与不善言辞,也写下了老人对待生活和为人处世的平和与大气。通过作者的讲述,我们便也拥有了看见生活百态,了解万千人物,懂得挖掘生活细微,知晓从他人与生活中学习与积累“财富”的宝贵机会。作者对修车老人的描写、对与修车老人接触的过程讲述都有些缺乏细节,因此文章对于充分塑造人物还是“稍欠火候”,需要再做完善。总体来说很不错,继续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