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桂花树早已枯了,院子也空了,但许多事情在我心中越发清晰。
七八岁那年回老家过年,到时已经晚上11点多了。可我们的车一到门口奶奶便迎了出来,精神矍铄地帮我们拿行李、倒水,煮面……她忙活着,还不忘问着,“路上堵车吗?人累不累呀?困不困啊?我床已经给你们铺好了,你们吃完赶紧洗洗睡吧……”奶奶总是这样,总有操不完的心。
第二天天才大亮时,奶奶已经挽起裤脚忙活起来了。乡下用水不便,洗衣服需要去水井挑水回来洗,奶奶一个人就能轻松应对,她挑上七八桶水都不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搓搓洗洗好一番后她又抬出大衣架,麻利地开始晾晒……奶奶的动作是那么熟悉,我甚至还能记起那时奶奶晾的衣服颜色,和她额角的汗滴……
奶奶养了一群鸡,一到饭点,它们就会叽叽咕咕地在院里喊饿,这时奶奶总是娴熟地坐在木板凳上,在地上撒一把米粒,鸡群便瞬间围在了她脚边。鸡群埋头“嘬嘬嘬”,它们吃得可真香!但看着奶奶衰老的面孔佝偻的背影,我心里不由地生出一阵酸楚。
傍晚,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往外吐烟圈时,我们家的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晚餐,这都要归功于奶奶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奶奶做的饭菜看似简单,吃起来却可口美味。我吃的津津有味,嘴巴也忍不住吧唧起来,每到这时,奶奶总笑着说我是个“好吃包”。
人总是耐不住的,奶奶闲下来时爱叫我陪她出去走走。一老一少的背影被斜阳拉得很长,大手牵小手,散着步,聊着天,说着笑,这画面何尝不让人感到温情呢?
金飞玉走,奶奶的发丝从乌黑变成了半白,她的行事风格也从雷厉风行变成了慢条斯理。
岁月总在流逝,闭上眼睛,有一副迷人的画面吸引着我。乡间的小路上,我搀着奶奶,走在蜿蜒的柏油路上,真希望可以陪奶奶一直走下去,走向那遥远的地方,走向那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地方……
教师点评: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真实,文笔优美。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