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像春天的暖阳一样贴心。
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缠着要和她睡。房间有一扇窗坏了,深夜我被风吹醒了,因为平常都是和妈妈睡,迷迷糊糊中也不记得自己睡在姐姐那,于是小声叫着:“冷……妈妈我冷……”只见一个朦胧的影子起身,把窗户用什么挡住了一半,又轻轻帮我把被子盖好,这个身影正在整理被子的时候,我仍然念着“妈妈?妈妈……”“嗯。”那个身影终于回应了,“我在呢。”尽管这个声音不太像妈妈 ,但是,我慢慢放下心,不知何时又带着安适进入了梦乡……晨光将我“叫”醒了,暖暖地照耀在我身上,我才发觉自己睡在哪,低头看看,被子将我包裹,同时爱意将我包绕,昨晚那个贴心的身影不是姐姐又是谁?
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她若不在那个寒风袭人的夜晚应上我一声"妈妈”,我会安心而快速地入睡吗?
我的姐姐像夏天的晚风一样温柔。
记得那天,家里开了个小商店,姐姐一个人在家。“你什么时候来接我?这里好热啊!”隔壁传来刺耳的声音,那是一个商人在打电话,他刚来这儿,又热又渴,坐在隔壁焦急地等人。姐姐打了两杯冰水,轻轻敲了敲隔壁的门,那个商人头上全是汗,正用大皮夹扇风散热,他得知得姐姐给他送来了水,立刻露出了笑颜,咕噜咕噜喝饱了水,由于喝得太急,有些水滴淌到了下巴,他似乎有些歉意初次见面这么不顾形象,但姐姐不在意,还送了一把随身带的电动小风扇给他。后来,那个商人常常来这谈生意,习惯在这小商店买水,还带着其他老板来逛,小商店的生意好了许多,那把小风扇他也一直带着。
她若不善意送上几份凉给那个商人,商人还会变成商店的老顾客吗?
我的姐姐像秋天的月亮一样耀眼。
记得她的九年级升高中考试,她的体育是满分!不少同龄人为此赞叹,姐姐不在意那么多,在别人赞叹的同时,她又在复习其他科目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好高中。也许,又在别人赞叹的同时,她又在学习新知识了呢!她很独立,似乎也不需要依赖他人做什么,有时候她在我身边,安全感比在一些大人身边还强。是金子总会发光,她也会成为人群中闪亮的宝藏!
获得满分的她,若没有不在意名利去继续努力,还会考上好的高中吗?
我的姐姐像冬天的雪花一样“无情”。
记得她走进了我的房间,开始了面无表情地“演讲”。“你的房间怎么这么乱啊!快收拾好!”我只好边收拾,一边听她的训斥,我闷闷地扫着地,眼角却看见她弯下腰也在帮我擦桌子,突然间有点享受这样的小啰嗦了——“叮咚叮咚”,门铃响了,“你去开门。””啊为什么?”“快去!”我又不情愿地去打开了门,随手将那份外卖看在桌上,“喏,你的。"姐姐头也没抬:“那是你的。”我飞速打开袋子,原来是我最爱吃的饺子!“咳,上次你考试分绩不错,奖励你的,再接再励。”我一蹦三尺高。雪花并非那么冰冷无情,它们也在精心装点世界!
若没有她给我训斥和鼓励,我还会做到那么自主吗?
姐姐,你出现在我生命中,从此,我的成长路途中,春有暖阳照耀,夏有微风送爽,秋有月亮护航,冬有雪花相伴。我的四季姐姐,遇见你是我的荣幸,谢谢你!
教师点评:以四季中特点鲜明的意象来描述“姐姐”,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出彩,而在构思精巧之余,丰富的内容,典型事例的列举更是让“姐姐”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仔细想来,这些巧妙的构思、精心的描述、美丽的文字,都是源自那份纯真的感情——对“姐姐”的喜爱、感激与眷恋。创作有情感,“如有神助”。不过,本文也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当每个部分中讲述了例子来说明对应的季节及特点之后,在结尾处可以对前文所描述的特点进行强调、反馈,做到“首尾呼应”,这样文章的结构会更加严谨;再有就是对句子之间的逻辑还需仔细推敲,比如说“记得那天,家里开了个小商店”,“那天”是事情发生的时间,而“小商店”应该不是那天开的吧?作者在创作完成之后,最好是将文章从头至尾再浏览一遍,避免出现病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