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在孔乙己那个时代,你会像他一样给自己牢牢套上“读书人”的“套子”,一辈子为功名利禄而自视清高,不肯向现实低头吗?我想大部分人应是不愿的,但是孔乙己则就是这样的人,他把自己一生都葬送在功名利禄的假想。
孔乙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表明他居不了上,却又不甘融于下。他偷了东西,却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他死要面子活受罪,一生都在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他学着读书人,在稍微富裕的时候点了一盘茴香豆来下酒。他总是穿着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来证明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总是觉得他读过书本就该“高人一等”。奈何,这些都是他迷惑自己假象罢了!
孔乙己是一个善良大方的人。他十分愿意教小孩子写字,十分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他甚至会把自己买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子吃,虽然茴香豆不是什么很珍贵的玩意儿,但是在那个时代,物资都很缺乏,对于一个已经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来说一盘茴香豆是很珍贵的,他也只能在稍微富裕的时候买一盘来吃,可是他却愿意给小孩子们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的时候。再看看长衫客和短衫客他们都比孔乙己富裕,可他们都没有孔乙己大方。
孔乙己是封建制度一个可悲的陪葬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在残酷的封建科举制长期毒害下,变得“一心只读圣贤书”,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注重读书,不注重劳动,这让他变得好吃懒做,经常干一些小偷小摸的事。他活在他人的嘲笑之中,就好像被套在一个套子里,套子里一直在循环着这样的生活。他的一生是活在他人笑料中的悲剧,从他人的嘲笑中开场,又在他人的嘲笑中退场,他的存在好似就是一场笑料。
再回头看那些人的嘲笑,穿着长衫的读书人笑他腿被打断,足以说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气已经弥漫到了整个社会,读书人以功成名就为自傲的资本,瞧不起落魄的孔乙己。可穿着短衫的人也嘲笑他,则是带着一种孔乙己识字,却连大字不识一个的他们都比不上的优越感,可见当时的社会有多么的世态炎凉,人们有多么无情冷酷。两者都是以嘲笑他人来提升自我的优越感!
在被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并不会只有一个“孔乙己”,孔乙己只是那个时代的穷苦读书人的一个缩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应该重蹈他的覆辙,不当装睡的人,愿新时代没有“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