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抚记忆的帘幔,于时光一隅,演奏二胡。芙蓉泣露之音缓缓而出,漾出最美的音乐底色。
第一次见到二胡,我便为其魂牵梦萦。一把马尾做的琴弓,配上一根细细的琴杆,极具古典韵味。当琴师手指在琴弦上按压,像起舞的蝴蝶,又似翻飞的纸鸢,传出了美妙的琴声。这瞬间令我陶醉,从此我便踏上学胡之旅。
胡之艰
左手持琴,轻扶弓杆。我抚弄着二胡,拉弓、运弓、推弓……传入我耳畔的却是刺耳的尖鸣声,似乎在嘲笑我的无能。“最无意,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我这样告诉自己,梦想就在前方,需要有毅力与信念去征服名为底色的山峰。从此,每当晨光洋洋洒洒穿透窗棂,可以看到在金光的中心,一个少年托着二胡用心地弹着;当夜色流泻于天地之间时,会看见一个身影,在群星的掩映下,极力小声地揉弦。磨出指痕,汗水浸湿,不言痛苦。日复一日的训练,每个技巧都熟记于心,我知道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这份刻苦与努力为底色谱写乐章。
胡之惘
窗外,寒风凛冽,冻凝住一切的欢声笑语。《空山鸟语》错失晋级的场面,仿若梦魇般扼住喉咙。“光知道炫技巧有什么用,感情在哪里?”二胡老师的训斥萦绕在心底,我茫然。“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古人赋诗时以真情为底色,成就传诵千年的绝句。二胡亦然,我暗自思忖,何不妨从经典中找寻答案?读《鸟鸣涧》,我感悟到宁静幽美的禅心禅趣;看《瓦尔登湖》,我感受到人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品《沙郡年纪》,唤醒了我对自然满怀的尊重……我深深地体悟到每一首曲子都饱含作者的浓厚情感。我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空山鸟语》,那是用空旷和鸣啭交融成的绝伦乐章。带着心里的感悟,我又演奏了几遍,乐声似空谷回音,幽渺静穆。用心去感悟生活,感悟自然,渲染出我的人生底色。
登上舞台,再次演奏《空山鸟语》,轮指、泛音、颤弓,用心去流露真情。曲终,收音。掌声如阵阵涟漪般散开。
二胡,你是我生命中永恒不变的底色,你让我与自然热切相拥,感悟美好,你是我刻苦勤奋的写照,你值得我用一生去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