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繁花似锦的背后,都有一位崇高如山,纯净如水的母亲。
——题记
母亲像春风化雨,温润细无声,悄无声息,却能在心灵上给予我重重一击。还记得大班的那一天,我和同学约好去公园玩,却因母亲给我布置的计算练习没做完而被罚不准外出,那时我的心里只有那无忧无虑在蓝天飘飞的风筝,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可不管我哭得多么“梨花带雨”"楚楚可怜”,母亲却始终怜爱地摸着我的头,她的手指轻轻地抚过我的发梢,温柔地告诉我:必须做完作业才准出去玩!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无数心酸的汗水与泪水。刹那间,我领悟到了母亲温柔话语间的强大力量,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我拒绝了同学的邀请,拿起纸笔埋头补作业。细雨朦胧中,母亲的温柔话语愈发铿锵。那一天我真的觉得我长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亲教导让我不再任性,就像一位可爱的天使,引导我从懵懂无知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堂屋的木桌边,总能看见母亲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她的手中或是编织着一条长长的围巾,或是剥着一颗又一颗圆润光滑的毛豆,双眸偶尔抬起,便深沉地凝视着窗外几只歇在枝头的鸟雀,手中正做的活也不停下,依然熟练又自然地做活着,只是心思飘远了罢。有时,她也会长久地立在窗前,看春雨绵绵,看夏日炎炎,看硕果累累,看冬雪飘飘……母亲更像是一个艺术家。闲时,便让自已融入生活,融入自然。内心平淡如一汪秋水,眼中却波光潋滟。超凡脱俗,不似那些家庭主妇,天天被自己的唠叨,烦恼,柴木油盐酱醋茶而困禁住。
母亲又像一本有内涵的书,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也有对“奋进砺人”的诠释。现在,我上了初中,母亲从暑假便张罗着安排“初小衔接”的课程,那一节又一节的补习班真让我喘不过气来。最令我头疼的学科便是数学,初中的数学难度上升了好几个档次,我一时难以接受,直接从90分段掉到80分段,甚至还有向下滑的趋势。这时的母亲,又像“天神”一般从天而降,每当我不懂时,她总会细心地指导我,她的思路清晰,表达力又强,在她一张一合的嘴里,我不仅听懂的解题的思路,更感受到了从母亲身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我被这种精神深深感动着,震撼着,引领着,数学自然也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母对我的影响像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成长路上,母亲时而严格苛刻,时而耐心和蔼,或顺我心,或逆我意,都是引领我成长的最佳方式。知女莫若母。没有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我也成为不了更好的自己。道阻且长,还好前方有光,还好有你,我的母亲。
教师点评:温柔却坚定,勤劳也优雅,时而严苛,时而又宽容,这都是“我”笔下,更是“我”心中母亲的模样,古人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作者能够抓住母亲的那些性格特点,并用真挚的文字进行表达,不外乎是真切体会到了母亲那一举一动之间所蕴藏的爱意,这样的体会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感受的,这样的文字,也是需要用心品读的。文章的情感足够真实、真诚、真挚、真切,但在表达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小作者的题记选得很好,写的是“所有的母亲”,但紧跟着就到了正文部分,文章没有了开头,后面的内容难免有些突兀,建议小作者加一个开头简单写写“我的母亲”;正文部分是三段,中心内容是三个比喻“母亲像春风化雨,像艺术家,像一本有内涵的书”,但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要让文章一气呵成,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之间的思路变化都是需要思考的哦;文中有些句子表达得比较高深,可以用更加简朴一些,更好理解的话来表述。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