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花

初二 写人 1931字
2022-03-25 18:05:26

英雄之花,不惧雨吹风打,傲立枝头;吾辈中华少年, 当继英雄之志,自强不息。

——题记

一日,我去探望居住在一派田园中的外婆。路上,见到一种从未见过的花。

此花颇为迥殊:有花无叶,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似巨掌般攥住那点点花朵,花瓣的颜色是血红色,红得深沉,红得透彻,红得浸入心底……似乎就要滴淌,耀人眼目;显示着那威严,拨人心弦;开得极壮丽,夺人心魄。

我问起妈妈此花的名字,她略显激动地回答:“这叫木棉花,又叫英雄花。”

英雄花?如此霸气的名字!我只知它所结的木棉可制被褥,却不知其有这般风采,还被赋予如此美称。好奇心被激起:这究竟是何等奇花,竟被称为“英雄花”?

今日有幸一睹它的风采,我心旌荡漾,决定好好欣赏一番。暖阳甩下光华,映在英雄花之上,叶间筛下金黄的光点,篆刻在小径之上,斑斑驳驳,给人疏离幽静之感。只见一树鲜红自树上流下,于一片朦胧中点染了视线,伴着春日的微飕轻轻摇曳,卷起一片腥红的浪,掀起血色的波。我跨步贴近细看,那一枝一枝皆被红色所染,自内向外,或盛开,或待放;有的浅绛,有的暗红,在阳光的映射下又折出些亮色,似一幅笔法娴熟的水墨丹青,时而墨线勾勒,时而又加以渲染,深浅有致,轮廓清晰。枝枝红花,似乎对万物摆出一副清高的神态。

倏然间,起风了。继而,天空毫无征兆下起大雨来。

“来吧,我们不怕。”它们在喊。

“来吧,打倒我们。”它们在唤。

骤雨击打在朵朵花之上,将花朵打得左右攲斜,打残了的花瓣儿,却仍在雨中摇曳,在尽力挥动着枝臂,那模样让人怜悯。每一片花瓣上都有细细的条纹,似用小刀精细雕琢,条纹从花瓣外侧向中间聚拢,水流自瓣间滑下,将红色均匀抹于瓣上,瓣儿轻轻向外翻卷,外尖内圆,托出那丝丝花蕊,滴下这点点雨水,颇显从容。它们紧簇于花间,像是自花根牵出来的丝线,一根一根的,头上还点了暗红,挂了点露珠,垂下来,似一个低头沉思的智者。

还未开放的,涨圆了脸,表面透出些粉色,还泛着水光,根部竟还是白色,像婴儿纯真的笑脸,在雨中欢唱着,竟有些可爱。或许这花瓣真由“血”所染成,被大雨冲洗,在地上滴落了一滩,触目惊心。又令我不忍好奇,这其中是藏了何等奇珍?我猜,也许是那蓬勃的生命——才得以挡住这肆虐的风雨。

雨渐渐停了,天空似恢复了一番平静,英雄花依旧在润泽的空气中坚挺。

但不多时,风又席地而卷。劲风冲击着满树红花,吹得花团乱舞,它们在枝间疯狂跃动,开始闪烁,时而探出头,时而又缩回枝间,还在枝梢间挥舞着手,似跳着一曲独属于自己的劲舞。四周的花草被狂风摧残得凌乱不堪,有的在半空中挣扎,有的被拉入沙尘里,在地上打起旋儿来,英雄花却依旧立于枝头,对这怪诞的狂风露出一丝不屑,枝干无丝毫弯曲,花朵依旧,仿佛只是经受了一场日常的洗礼,真是“浓须大面好英雄,壮志高冠何落落”。

俄而,风终于停下来了,骄阳再次发出它亮而不炙的光,那骇心动目的红花显得更为艳丽,像是蜕下了一层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傲然挺立。我不禁叹服于它的韧性,但更多的是对它勇气与毅力的赞赏。我轻抚了一下它苍老的树皮,感受岁月的流动,一阵一阵,那其中似乎涌动着什么东西,或许是它滚烫的热血,也流进我的心里,掀起一阵波涛,炽热了心灵。

英雄花洁净耸立,朵朵红花如泣如诉,它不止于这点光彩,血色的暗香渲融在空气中,为天空也凝上一分红色,淡淡的,好像是从骨子里透出,驱不尽,散不去,好似英雄之血般浸染了大地。此树此花,令我万千感慨于心,它的铮铮风骨,难道不似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虽万千苦难吾往矣,纵然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相较于花中富贵者牡丹,花中隐逸者秋菊,与那花中之君子——菡萏,我更爱这风姿潇洒的英雄花:面对风雨,不屈;置身世俗,奋勇。自我排解万难,保持昂扬向上,始终逆风而行。

于此,我深有所得。英雄花,似英雄。似那岳飞,当金军屡犯南宋,中原岌岌可危,他身披铁衣战沙场,精忠报国记心间,留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歌,最后也不惧于“莫须有”的罪名,留下“天日昭昭”的绝笔,忠武之将就这样被青史永记;似那戚继光,当倭寇侵犯中华,沿海地区民不聊生,他筑战台造兵器,长风破浪捍中华,台州九战获九捷,平定了浙东倭患。后受弹劾,虽屈辱难言,爱国之心仍不改,武毅之名就这样彪炳千秋。

惨兮!悲兮!亦壮兮!

虽此皆为过往,而今,看那病毒肆虐,无数白衣天使挺身而出,钟南山、李兰娟院土宝刀未老,冲锋前线,在每个早晨的疫情检查中迎接朝曦,在每个黄昏的紧急救治中吻别夕阳,纵使汗液浸湿了衣裳,此乃今日之英雄;当山火连天,大无畏的消防战士,不顾危险,于肆虐的火舌中奔赴火源,用生命之泉熄灭燎原山火,不惜献身火场,此亦乃今日之英雄;温饱饥荒,民族垂危,袁隆平爷爷虽年至耄耋,仍沥尽艰辛,反复实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直至将最后的心血挥洒土地,此更亦今日之英雄。

浩浩哉!英雄花如他们,他们皆如英雄花,绽放魅力无尽的光彩。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尽兴衰,幸在英雄辈出,华夏才能长盛不灭。如今我们中国虽是国泰民安,傲立在世界东方,但内有民族伟大复兴尚未实现,外仍有他国虎视耽耽,祖国建设的接力棒代代传递,容不得我们后辈有半分松懈。

今日的中国,上有问天升空,下有蛟龙入海,陆地有复兴飞驰,的确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与自豪。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当如英雄之花,坚韧挺立,以英雄豪情渲染心胸,承英雄之志奋力向上,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身处盛世,不应安于享乐,更应肩负责任,发奋图强。即使不能成为一代英雄永载汗青,也将泼洒热血助国一力,无悔青春,无怨人生。

教师点评:以英雄之花赞颂英雄,文章很好地做到了“借物喻人”。文章前半部分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英雄花的“风采”,尤其花了较多笔墨描述了英雄花迎着风雨依然屹立的坚韧,在手法上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机和动感,让人深刻感受到英雄花那磅礴的生命张力。也正是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联想到了古往今来那些英雄豪杰,不由得意识到“英雄花,似英雄”,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要像那些英雄一样,肩负重任,发愤图强”。文章立意深远,但在内容设置上有些不合理,文章整体篇幅过长,每一个部分都能进行适当删减,尤其是前面那些非中心的部分,小作者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详略得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