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撐着青草的长篙,以云为舟,自由来去。真是个光阴如绣。蔓草生香。原来家常安康的日子,是这一鼎一全獲滋润出来的。
故乡的风吹走了一整个童年,还犹存着琐碎的片段。巷口花香扑鼻的槐树,孩童纯粹的笑声,还有外婆奶奶却有着说不完的话。
每到深秋,奶奶便会为我们织毛衣。巷翠的小院里,一棵老树下,奶奶坐在矮凳子上,一张布满皱纹的手握住长针,拿出细线,她吮一吮那那根细线,对着阳光,眯着眼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根线和那小小的针眼。细线轻盈的穿过那个针眼的另一端,在耀眼的阳光下飘动,好像是一位清秀的女子在翩翩起舞。我半身躺在土地上,望着她浅阳轻抚奶奶的脸庞,清风微挑奶奶的银发。一下午的时光便匆匆过去。穿上毛衣,暖暖的,软软的,心里美滋滋的,仿佛盛开了一个春天。
再多家常细节也不过俏皮的少女为了家人洗手做羹汤。后来认识了他,放弃了唱歌,跳进厨房做羹汤。那时日子清贫,他最爱吃的是葱油芋头,奶奶便为他学着做。相互交融,吸纳着阳光雨露,着实美好。朝阳静静攀上树梢,洒下绸缎般的阳光,奶奶额头的皱纹里渗着密密的汗珠。刨出芋头,剥下外面一层黑乎乎的皮毛,就露出里面雪白的汗珠。小时一粒一粒,放锅里烧。灶膛里的火苗烧得旺旺的,诱人的香气在铁锅上方翻滚升腾。灯光照出一个水雾婀娜的身姿,我在一边看奶奶做饭,她眉眼间掩不住的喜悦在眼角的皱纹中流淌,沙哑的嗓子里不断蹦出音符。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安。家常,是充满烟火气的。